佛弟子文库 > 其他法师文章(第6页)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土法门于理极为圆顿究竟,于事...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

用无贪来对治贪著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口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语...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 不疑之谓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普贤骑象铜像在今峨眉山...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五种邪命,皆为利养,就...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帝,于1959年以1...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前谓诸佛怜...

《法音》杂志专访界诠法师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末法时期,念佛以...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异功能,你心里面的不安...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唯有邪淫。拔山盖世之英雄,...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一、宜简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与修行皆要兼顾,实属不易,理应权衡,不可于某...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的颓废选择,有人认为常伴青灯...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 愿共诸众生...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

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问: 弟子的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我忏悔、做善事,天天念佛回向给他,请问如何才能...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名龙音...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合掌,面向诸佛,口陈辞句,作...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 二...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亲证如来本地风光。法门计...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在不空大师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有这样一段普贤菩萨自问自答的话: 问:...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人多,业就...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述。 天台宗成立于智者大师,...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院里打佛七,都是有因缘住到寺...

丰子恺的牛画

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 祝你今春耕种好,风调雨顺庆丰收。 丰子恺的这...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落,而在在种堕落之因。有人...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全寺各殿堂举行普供法会。寺院...

牛年说牛---佛教里的「牛」

农历辛丑牛年即将来临,牛与佛教有着殊胜的因缘,如著名的禅宗十牛图便是以牛来比喻...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春节到了,今天推荐几道经典的红烧素菜做法,让你春节也能露一手,味道极鲜,赶紧学...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法师答: 这个在优波鞠多的...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依此心;若离此心,无别有法...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父的依宿处,我们修建寺院,没...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防卫身命之方法,究其结果,终...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众生,旷劫以...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们的心理活动...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以畜猫论,自世俗观之,不过...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

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随福所资。果报不等。胜福资...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问: 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

作茧自缚的人生

【原文】 蚕之作茧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尽吐腹中所有以成之。方谓常住其中,可...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

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女是冤家。很形象是吧?那么这...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

莲藕的14种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行有六度。对吧!我原来也给他...

每天进步一点点,早晚会成功

虚老开示说: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不知太太已怀孕,等到他回家时...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修持利益,有一则颇为典型的公...

修慈心禅的方法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无敌意。所以,第一个对象是...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会被加上克夫的名头。当...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 答:故律...

有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

问: 我是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得孤僻?我要与这杀盗淫妄的...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大家熟知的...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个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俗姓谢,四川绵竹县人,出...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若能恭敬持诵观世音菩萨名...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净土往生,要须大善根、大福德...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来到寺院,有哪四点要注意的呢...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

【推荐】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觉没得到什么感应。精进念佛,...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然身在藕花中 二 才生一...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恼,三者未来命终得生极乐净土...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如果...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何能坚持做定课?有没有什么窍...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佛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