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大安法师文章(第6页)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路,而这些畜生的身体为什么是...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问: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不听。我以前放生、印经等,...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那么精进,几次劝他受五戒,...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锻炼身体就是执着自己的色身...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可以,那应该注意些什么? ...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去照顾他们,但是我先生就是...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一段:...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般会把这个少欲、知足放在一起...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有些人生病了,瘫痪在床上不得动弹,但又死不掉,求生不能,求死不能,这都是杀业的...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是遇到顺境的时候,正好修福报...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是大乘圆顿之法。有...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灭,就有时间的概念,这个时间...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好,...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诚的心念出来,心和音声要相依...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最终临死你一点都带不走。再加...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

佛号要怎么念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灵力量的贯注,要念兹在兹。你...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表现得你很善良、很有贤德、很...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在这个法会上,就对着佛以及与...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授记分证即佛一事。你给弟子...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与条件? 大安法师答...

慧远大师感得山神运木建殿

慧远大师一生充满着很多感应的故事。比如我们有个出木池,慧远大师一来就感得山神给...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这个点示确实具...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六种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士讲法出光盘。在家居士常常...

三圣都指归净土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种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声音...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开示中,...

舍咒来念佛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生气了、...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

专修、助修与杂修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不见的障碍》小册子,经常烧...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会迁单就会搬家。那自己修行不...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狐狸夜晚进入一户人家的厨房偷...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下万缘。无量劫以来,种种...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梵网经》菩萨戒是通出...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头仍然向外面跑。这大家会体会...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当下这一念心。无朽,就是八...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问: 您三年连续到秦皇岛讲法,我都亲临来听,可是心中还有疑惑。当年某法师拜师学...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

极乐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勾曲...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 一为彼佛与此土人...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候,你忽然发了菩提心,按照佛...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是什么分什么社会角色、家庭...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迦牟尼佛的恩并不了解。因为释...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为什么临终十声念佛就能...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修观佛三昧还是念佛三昧,就...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养等。求师父快给开示,怎样...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佛声不间断,就是十念念佛不间...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是被大乘佛法所熏习,自然地就...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下品中生者乘着那个莲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之内,他在莲华里面待了...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缘起法的层面去谈的。如果在体...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众而言。为什么要赞叹出家呢?...

临产助念可护佑产妇母子平安

女人难产是有原因的。要么是跟这个所生的儿女有怨,所以一个女人想要生一些好的子女...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诵经时,时常两...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我们天天谈,那怎么下手去发呢?善导大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下手的方便,就从...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意三者。比如天亲菩萨把阿弥陀...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界定清楚人间佛教...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净土法门事理、因果、性相,我...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问: 末学瞋恨心很重,每次对境都不能把持自己,伤害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请问我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