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大安法师文章(第12页)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这两土教主的法...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往生有怎样的对应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至,饮食房屋、卧具也是应念即...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这也要注意...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深也很广。这就表明我们众生的...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是这个天竺都认为善导大师是阿...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佛开示救度,从龙趣里面出来之...
问: 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起念头,很快就打瞌睡,脚都...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不动,然而他的应化身可以周遍...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足着华严的境界,华严在事法界...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说,说出这部无量寿经的时候,...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一份真,它有修行的很明晰的阶...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就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未来...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他可能有吃了上顿没...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问这些人数是当时已往生的人...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我们来看信...
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土。对这个净土的类别的这种判别呀,也是自古以来净土理论家所讨...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为殊胜...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
问: 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赞夏会本是善本,请问法师怎...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三界,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去,再...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
有世智辩聪,心意识很发达,逻辑思维是很发达,包括通宗通教的,对儒家学说很懂的,...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种解释非常...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执受;持就是不让它失去,就是...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
问: 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大安法师答: 庐山东...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
处士逃名远市阛,此身清隐翠微间。 平分岭上半边月,高枕床头一片山。 白屋安贫终...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什么利益呢?这里又进一步的说...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于有我执我见,所以还专门发了...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要变化的,它不能长久的,它会...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从世间的身心...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耳字,右边一个心字,就是你...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禅有悟,正知正见。自古以来有...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
这句六字大经王具足圆融、圆满、顿捷。所以大家遇到这样的一个持名一法,一定要生稀...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最方便的法门,就是念这个名号...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极乐?就在于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极乐就是超越了现象界,苦乐对...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
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闻而及塔寺。今当斗争坚固之时...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的四尊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放不下色身,执著于这个身体,请开示怎样放下我执? 大安...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比丘不能称为僧,一定是四比丘...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念佛相应的秘诀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法门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隐士须归极乐国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信」字,德之端也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净土教起之十因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