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8页)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既然...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光明...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国中天人悉皆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我刹土的天人离开...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到不顺的时候当时也许会痛苦...
念佛念得好的,阿弥陀佛会提前告诉。慧远大师他是提前七天定中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问: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三辈九品是真实说还是方便说? 大安法师答: 你这...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有烦恼、妄想的所有的种子都存...
【原文】 凡人资性所长,必着之不能舍。如长于诗文者,长于政事者,长于货殖者,长...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这个悟指的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般若、解脱...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你这个时候在心性当中要修习...
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以后很喜欢打坐。他刚出家,什么事都不做,就跟大众不相应了,所...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们要走上既坚固又圆满的...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昨天还有一个信众:临命终时看...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心是包含着无我的智慧呀,般若...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能如法安排后事,遇到什么情...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净除障碍。在佛陀时代,很多修...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什么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此...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来面...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说,我...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
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二种的差别:一...
元师子林天如维则述 五浊佛子释法宣浅译 天如老人,正当安然静默于卧云之室,有客...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它修学的方法...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种差别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呢...
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唯是...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身枷锁夜难过。称怨莫更呼天地...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益,首云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
【原文】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是多生的?临终昏迷者第六意...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辩论,很多的佛教徒也提倡。事...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起惑造业,毕竟是谁。今书...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当中,我们却要去主宰我们的业...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答: 信就是你真地相信有净...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消化饮食输送饮食而忙碌,本来...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见其身 , 而为说法...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有困难了。末法时代,这个住持...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淫。何必设不净等观,作此污秽...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宗门教下靠自力修行,著魔的现...
铁围山外莲华国,这个莲华国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充满着莲华。他不是三界里面的,是...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著...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终一关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为重...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受戒并不表示成佛。我们可能刚开始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内心当...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这个观...
问: 至诚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是家里现在的书房直接挨着卫...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是观之,众生...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弥、净人阶段,其实就是累活重活,大家不愿意干的活,你应该抢...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我刹土中的...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说,他的因缘主要就是邪想坐禅...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越修觉得自己越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
印光大师有一个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后就写纪念文章。他写了一篇文章...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我刹土中的天人,...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往生到...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大疾病的募捐信息,弟子都会...
什么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种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一种警觉的功能。我们这一念心跟外...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五脏就是心肝...
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威仪就是那些小戒、小小戒、微...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我住持的刹土没有地狱...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眷...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一般的动物明了性都是很暗钝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教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前面的十种的法是远离攀...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们是清净,但是因缘上我们已经...
广钦老和尚一生劝人一心念佛,“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 僧云:甚矣!...
在这里展开一点,有人问:师父,枣我不敢供。错了,要我嘛!枣,我要好好的供。不行...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说:吃。韦...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
问: 请问,净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解脱吗?世人选择不同的宗教...
你看一个人,他完全不修无常观无我观,他在佛教界里面整天修福报,他会有一个特点,...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奉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众生离...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佛陀一代时教,经由智者大师...
残经不能修补,烧掉没有罪过。如果是还可以看,可以修补的,那就不应该烧。有不知道...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壁的位置来,他很客气向我打声...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有几种差别相,先做一个...

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 所以古人他们愿意参访善知识。三登...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传奇一生

回光返照,不随妄转

四十八大愿——(第12愿)光明遍照十方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四十八大愿——(第10愿)不起贪计身见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为何接引佛是站着而不是坐着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呢

诵此八事,进趣菩提,速登正觉

遇到事情不随妄转,断相续心

弃舍所长,何患道业无成

妄本无因,真亦无得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找到成佛的因地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福报有淡化业障的力量

化导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汉传佛教的忏法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修行最怕的两件事

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维则大师《净土或问》白话文

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为什么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后能证得不退转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如何断食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你没有这么一点铁心肠,在这个世间还能出得去吗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书房挨着卫生间,是不是对佛像及经书不恭敬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老一辈的出家人,都是任劳任怨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四十八大愿——(第4愿)形色无有好丑

何谓邪想坐禅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越修为何觉得自己越差劲越惭愧

什么叫做佛号还没「念好」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持戒的人有什么不同

身体五脏患病的相貌

不惜躯命,正念不动

四大不调在身体上的表现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五分法身香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佛学漫画】广钦老和尚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吗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只需要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吗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

临终的智者大师

残经与破损佛像的处理方法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