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95页)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可曾听到一个卑微的声音, 向您发出恳切的祈求? 佛陀! 我陷入了情执的泥沼, 如...所谓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能伸不能屈,那便是大缺点。先要自我肯定,才能受人肯...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天,弥勒菩萨来到佛所,顶礼佛足后请示佛陀:菩萨应如何行持布...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目连尊者的弟子与阿难尊者的弟子二人在讨论着:我们两人的梵呗...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有一天,优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有...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第三难,弃命必死难 第四难,得睹佛经难 第五...今天白天讲的持名念佛。这个念佛的法门,老年人也可以念佛;青年人也可以念佛;壮年人也可以念佛:无论任何...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一、欢喜地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地」是基础的意思,第一个基础阶段就是「欢喜地」...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多少人希望荣华富贵,希望高官厚禄,可是,得到的人就...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环境与不断消逝的时间中,随着境界牵引,不知不觉追逐...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新洲县李集人。公...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当了僧人国家是免除一切杂税 劳作。玄...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你能观照自己,你能...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也林立繁多,禅净、中观的空、中道,这是人间的佛教。...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在佛教里面,戒律包括的范围很广。持戒个人可以升华,...关于禅定,其实,禅就是定,定就是禅,一定要来解释它,禅可以说是我们跳跃的、动态的生命。定是我们进入到...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谓绝学,...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我说济贫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人的贫,不是由今...人,为什么有的相貌非常的美丽,有的相貌非常的丑陋,有的身体非常健康,有的就很多的病痛,这是什么道理呢...(一)菩萨 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荣进步,但是也因为变迁快速、步调紧张,而使得个...节省可以医贫,满足可以医贪 恬淡可以医躁,宽厚可以医瞋 随缘可以医执,读书可以医俗 正念可以医心,慧...世间以五欲六尘为乐 达人以禅悦法喜为真 世间以立德立功为务 达人以证悟般若为要 Ordinary p...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是我们不...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 人能谦虚,其实正表示自己的无求 Arrogance betrays ...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亲密 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 三等婆媳:如君臣般的严肃 劣等婆媳:如冤家般的相...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 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艰辛 百年老店,必经多少兴衰沧桑 百岁老翁,必经多...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A mean person expects al...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候,大家舍弃了家里的冷气、电视、电冰箱的享受,不辞...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连续三天的佛学讲座,这三天我分别要和各位谈的是行为...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集、灭、道而展开广大无边的佛法。然而这只是佛陀就...出家的因缘 当我执笔要写下阿难陀尊者一生的事迹时,就自然的会记得文殊菩萨赞歎他的话:「相如秋满月,眼...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优...(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一天,我们将用...《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经,弘传于印度,后因年久失传,唯独...关于轮回与解脱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大家学佛,对于这个问题也不是特别明了。正是因为如此...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佛行。在未讲题之前,我想在题外先将佛法大纲向诸位说...「一个国家、一个团体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对年轻人是否重视。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年轻的时候就要将基础打好...「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边,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仓...大自然与生物之间,原本是和谐共存的,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的方便,物质的富裕,这种和谐美好的关系,已逐渐...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惟有形似槟榔的庵摩罗果吉以缓解病情,大富长者就让没有染病的一位仆人...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不安的时候,应该先去了解心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后,...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 在如此美好的早晨, 回忆往事-...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们水陆前一个月义工大会。每年这个水陆前的一个月,我们都有义工大会,这个...各位尊敬的法师、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10年2月14,是农历大年初一,这在中国和台湾以...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的语言、行为,包括你的起心动念,包括你一切迷、悟的...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出自《阿含经》,也跟《楞严经》有很重要的...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是最大的距离,十恶业是最大的距离。如果你完全没有十...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陆来的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护...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菩萨像雕塑后,会邀请诸山长老莅临主持佛像开光典礼;...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松、神经放松、肌肉放松;放松之后,再用方法,便能...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轻松,无论是睁眼或闭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球...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中国的禅宗,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若涉及禅观或禅教的方法,例如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枯尸白骨观等,...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为人类解决了不少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过去...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多闻品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 提问人:《联合报》记者王瑞伶、梁玉芳 与谈人...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尚来讲学思历程,而不是讲念经、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生的事。 老和尚对传某师开示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现在的社会,尤其令人感受到这种身心不调和的状况。因为身、心不得调和,所以造成社会不调和,这都是恶性循...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没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着出门跑...这么多年以来,都是我讲给你们听,从今天起,你们讲,我来听。为什么?教你们各人发掘自性智慧矿中的宝贝。...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是社会的供给能力与你的欲望之间永远存在很大差别,无...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习止观的人没有一个寂静住处,从无始以来本自散乱的心...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 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你的内...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毕业的。我问她:你在这里服务,对佛教有没有信...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佛陀说:能统领百万大军的人,没有什么伟大;一个人能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身为一个人,重要...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神灵的国度。 因此,在中国人...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一、真信, 真信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几年,没有一句...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却经常发生...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星云大师《为放下情执祈愿文》
圣严法师:见人低一级
四法圆成檀波罗蜜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息诤论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宣化上人:朝暮十念法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鬼逼禅师的故事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本焕老和尚简介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星云大师:观自在的意义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宣化上人:丑陋和多病的原因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虚云老和尚《参禅方法》
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星云说偈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人和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宝典篇》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启示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生活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励志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自在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修行篇》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阿难陀尊者-多闻第一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慧律法师《金刚经》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静波法师《轮回与解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星云大师《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买果子
米从哪里来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3》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2》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慧律法师《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圣严法师《禅坐的基础方法》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弟子规
圣严法师《禅修的历程》
圣严法师《坐禅的功能》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圣严法师《智慧100》
真正的自由-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证严法师:最健康的人生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宣化上人:断欲得智慧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星云大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超越自我的身心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积极向上的佛教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慈悲心和智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