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23页)

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注释]...

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

浪子回头并不难

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用饮食充足,帮他整理住处,洒扫炊煮,缝补衣物,生活...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的天堂,也能看到地狱受苦的景...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小老婆年轻貌美。他为大小老婆...

大火后的奇迹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

一碗白饭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整部《法华经》,它就...

用短暂的痛苦,来解决长远的痛苦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去掉我...

永信法师:不怕少林寺成网上寺庙

永信法师,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内无恭敬心,没有恭敬心的礼拜...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安法师答: 有的人说我们净土宗是自了汉,自顾自,...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我们修行净土法门的人还要警惕一点,世事无常,...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天台宗呢? 道安法师答: 现在一般来...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应该是五谷、蔬菜,不应该吃动...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这...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来源于佛门中两...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含经》里讲,马夫训练马匹,分...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佛,还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都...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做静坐、修观?就是你跟你自己...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屠夫,但是平常待人诚实宽厚。...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边出来一个小和尚。他的名字叫...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嘛? 你请某人做件事,...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诵《心经》一遍,乞铜钱一枚...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有一户大宅,那是一座古色古香...

一念诚心的出发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一时期,寺内的香火鼎盛。为何...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为波斯匿王解说...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守规矩,如此,生活才能平安。...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

念佛行人不应沉迷在网聊和辩论上

今朝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无常,一分一秒都不应该浪费,工作时说忙,下...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康僧会到吴地(今江苏省吴...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一个十不全的书记师。因为受到富家千金的羞辱,难过得想自尽...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先绕道到城隍庙拜拜,祈求城隍...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一天晚上,他召集孩子们说: ...

一颗有主的心

元朝的时候,连年的战火,局势动荡不安,老百姓有家归不得,为了保全性命,流窜各地...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因为物欲横流,当事人...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会举行一些超度法会,大的举...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因为他没有因缘听到正法、...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行十善,人死后用化生往生天堂...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报;鬼道受报以后,再转为畜生...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来讨债的,儿子向父母亲讨...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有偿还,于是他就到借钱人那里...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方知人生在世,健...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不论是生理痛,肚子痛,病痛,...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九十六种...

大悲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力无与伦比,是所有法会佛事中...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抗习气,他们不想做任何与感觉...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间的道理,它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积善之家必...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受,你跟他之间有善业的因缘,...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深沉的慨叹:「人生如戏,戏如...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的愿望,那就是幸福。然而什么...

庄严自己,也要庄严世界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如「法相庄严」、「妙相庄严」...

曾黎的素食心得

曾黎吃素源于偶然。食素之后,曾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对于素食者来说,吃素需...

修行人没有障碍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修行人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话多心散乱! 来到寺院,...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

范仲淹诵经救母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他的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梦见亡母哭著对他说:我因为在阳间造恶...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沥血,养育成人,望子成龙,...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

不怕扬名晚

相传战国时代的魏文侯,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人都是名医,哪一位的医术最好呢...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但十二岁出家以后,佛教却给予...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有人...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靠奖学金生活的穷学生在箱内看...

人不应该被压力打倒

时下不少人因工作不顺、情感纠葛、社会压力等种种原因而苦闷烦恼,甚至出现轻生的冲...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

一物降一物

人有千般苦,心有畏惧,怕就是苦。因为心生畏惧,就表示没有办法应付压力、灾难、痛...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 各人气质禀...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乃至于布施珍贵的宝物,才会有...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一...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常不轻菩萨:凡一切...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后来的百花竞放和绿叶葱茏,更...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比喻一个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

佛的「四辩八音」

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山,每年香火不断,游人也络绎...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德具足,所以得度因缘已至。 ...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慰问。诸菩萨、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