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其他法师文章(第32页)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是生命力不够的表现。 从报德...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国王的...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气哼哼的说:自从他信了佛以后...
寒暑假中,陆陆续续有居士来找我聊聊。除了接触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在修持上,我总是...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逐至悬崖边上,脚下是万丈深...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它变作了一门学问,这是如王阳...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
丰子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佛无灵》,曾载在1938年8月13日《抗战文艺》...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一定会回答:我每天都吃得很好...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语。如经文说:舍利弗,南方世...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要众生成就无上佛果。在这些年...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好东西总愿意家人共享。 昨天...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所遭均属业障,业有轻重、深浅...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财,希望遇到某个道骨仙风或者...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前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八年可以说是我们成长至今收获...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响很深,所以即使大连佛学研究...
糙米含有维生素B1和其它B族维生素,能治脚气病、减肥;断奶婴幼儿食糙米粉可提高...
目前的社会,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对素食者的营养问题怀有负面的想...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到满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下了许多关于新疆的事情...
大凡普通人家过年逢节,总要办些大鱼大肉吃。因为我国的古训平日不能常吃肉的。古时...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原文】 ...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位师父曾经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难遭想,根据自己的需...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买下一部...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剥落殆尽,...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参禅对上...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发现自己没...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而不是目的性的价值。当然,穷...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之懊...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持...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道安法师答: 这乃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的加持...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相媲美? 道安法师答: 诸佛在因地发的愿有总有别,总愿即...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但是见思烦恼没有断,能不能了生死出轮回呢? 道安法师答...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安法师答: 这里面有一个窍门,大家要知道,你念佛...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答: 还是慢念好。念佛的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做到一向专念...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岩山寺办学的宗旨。从前,就...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吗?难道我不能尽情地...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树木花草吗?同样,没有十善业...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活动,深感师父们乃至身边师兄...
自杀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走到了这个地步,是相当可悲的,所以对于有这类倾向者需特...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和佛号。可能你们对此并不感兴...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师,如莲宗诸祖等,身后须经...
前几天听一位同事讲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在老家公路边买了一块宅基...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时立遗嘱,你们不要觉得惊诧和不吉...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若以念佛一门、摄生...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贫困的西海固地区采访。所谓...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我相信,这一百个答案都会是...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离不开禅定的实践。禅定的...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学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两...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疑点困扰着学佛行人,念佛能...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她却能夜以继日安静地呆在单调的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纵使成为...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很受一些年轻人喜欢,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确,这句话写得很美...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一份理想的科判,借以梳理全经的脉络结构,然后再剖析经文的...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去或未来中。 一部分的人他们...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大意...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中对于缘起的甚深义──...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正只有好处,没坏处嘛!如果上...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能成立一切现象。因是种,缘是...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三、应学恭敬 ...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了达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01、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02、野生动物不是商品,生命无价,不要图财害命。 03...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了位于京都岚山山麓...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佛教一向注重培养佛教徒的布施之心。在佛教中,布施是指施...《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如耆婆,若有人问心中结使烦恼邪见疑悔病...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是有品级...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行中的重要作用。爱语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且还...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当建立二种行...

了解放逸的源头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生活中的修行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净土难乎?易乎?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佛,是有灵的

一盘青菜的味道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推荐】疾病与念佛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诵地藏经与念佛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四个不同时期的素食体验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

小食物,大功效——素食的药用价值

中西医的素食营养观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劝过年吃素说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丰子恺:素食以后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略论观心工夫

念佛与参禅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比比谁更有「道」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自杀真的能「一了百了」吗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两家人的兴衰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审视自己的个性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念佛人的悟处

学会对自己说「够」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尘埃里开出鲜花
楞严经导读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珍惜当下的生活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不要逃避压力

喻解无生四句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学佛必读的经典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人生旅途要随缘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保护动物行为指南

佛教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