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其他法师文章(第24页)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在五台山的时候,每年秋季,要...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即通常所说...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不公平,实际上命运并没有不公...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分...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幅著名的楹联,...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意识,而被原谅的人作为被动的...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匾曰...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业障有几分。业障重不重,从这...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求子求婚姻,就问那里菩萨最灵...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
恭敬心不仅仅是对佛、对菩萨,对人、对万事万物都要生起恭敬心来。你今天对佛有个恭...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恩孝亲的片子;可是一些无知之...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面地体会到了古人所享受到的生...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善化人者,心...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的话题刷了屏,简直刷到人眼晕...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息,福祸相生。老子早就有过...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小人,是中国...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的缘故。正如佛陀所说:一切足...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 答: 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天人爱敬;二者明人随喜;三...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坚实的心念。 ...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来。...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学家。他在《...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记《堪忍世界忧苦多》里面,把...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色乃至许多疾病。而佛教说...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污,必然害她终生难忘羞耻,...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逼迫,却也无法放手。不知如何...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觉到佛的真理是世间上没有能比...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给我们了。这五十年,从富到贵...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果再问:你皈依了吗?他们要...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请教佛陀:天...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大梦一场。谁曾能知道自身年...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你一个人在构想出来的。色欲也...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处传来非常痛苦的嚎叫声。那是...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起邪念。温光熹居士曾给印祖...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
序言 会稽道尹涵之黄公,笃信佛法,精修净业。欲令同人,咸修净业,离苦得乐。以净...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的。所以在古代,我们以前的寺...饮酒会有很多的过失:饮酒有可能破坏家庭,饮酒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饮酒有可能危害工作。所以说佛陀制酒戒,无论...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从她脸上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就能看出。...
国人一般比较熟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其大慈大悲,灵感善巧而得到人们的尊崇与...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经》要求学人一昼夜或十昼夜...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很多,打架斗殴。喝了酒就壮了...
(一)纺绩绸缪,作罢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后,富贵同享受。嗏!霞佩甚优悠,珠冠在...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譬如像下棋一样,只看...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从释迦牟尼...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二(节选) 禅的基础白骨观...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过向善,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利,要以爱语就是喜欢听的语言...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二千多...
经常有人叫我看看这个日子好不好,或者问哪个日子好?因为他们要办事情,希望是个好...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认为这就是虔诚供养。 在佛...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得到、去得了吗?还是像地狱一样是画成的?如果想在此生了生...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面对环境、面对自己,不顺心...
2005年前还没有对佛具备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间,才体会到佛陀的教诲真实不...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想路过的时候多少给他们念一些佛号,比如地藏菩萨圣号,但是...
如何对治瞋恚、怒气?有的人就说,去买东西,大买特买,让情绪舒缓一点,不然就拼命...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那么,行解相应就可...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要注意,不在大庭广众面前争...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
总是被问梦见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帮别人解释梦的一样。而自己也常常...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
有一个居士来问我,他说:我觉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通过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我大悲大慈,下联是如肯回头...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色,属于物质,包括...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 清心是保持内心恬静,...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我就搬到草庵来...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因为吃饭而下地狱,这样太没意思了

佛教报恩孝亲谈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止息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谦卑的力量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人心的九个结

堪忍世界需放下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初机净业指南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饮酒的三十五种过失
施比受更快乐

跟大势至菩萨学念佛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汤夫人的七笔勾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德不孤,必有邻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佛教的情感观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佛陀的慈悲观

日日是好日

多为别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推荐】老鼠托梦昭示邪淫之报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佛教徒的名利观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做梦的五个原因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修行就要断欲去爱吗

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