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请诸位放掌。

大觉世间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净土或问》的第十一讲。随着对于论文的讲解,它对于教法的阐述,对于核心心地法门的多角度的解析,是让我们大家在听法的时候,要提足了十二分的心力。特别是从今天晚上的内容,一旦落下的话,可能你就全盘也再入不进来了。天如惟则法师虽然是禅宗的大佬,但是他在教法上也是非常的娴熟。在教法上又是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为代表,来解析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本身天台宗的部类就很繁琐,逻辑强,而且观法又高妙。这里边智者大师还有他后面的一些天台子孙,像四明知礼进一步的解释,所以全部都浓缩在今天的内容中来了。大家一定要用心来听。

在上一讲的时候,我们讲到了净土本来是没有所谓修不修,本来就是净土。因为大家有迷惑,所以才有了法门,但是法门也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样,而显得各种各类。但是总而不出有三种,第一种就讲到了观想法门。观想,就是用我们的心念,转化现前的境界,用智慧,佛陀圣言的穿透力,来抹除遮挡在我们心海中的这些烦恼,让本来的清净心显现出来。所以观想的功德,就是冲破现前的业障烦恼,然后见到整个法界的真如实相,和法性的清净无染。

在讲到观想的时候,首先天如惟则大师他引了一个最核心的经典,这个引的可以说是这一段就到位了,就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心作心是佛”的这一段话。我们今天再念一遍,以加深印象。

“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作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原话,也就是讲到观想法门最原始的开示,但是这段话听到就了不得。可以说真的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王宫中,一代教法的讲法中,因缘最殊胜的时候所出的成果,也就是当时他们的状态,就是达到了最佳状态,把整个佛法都给一挥而就。当然说到状态,佛的状态是如如不动的,但是众生的机缘中有差别相。所以讲这个法的时候,与会大众的因缘的感召力是极强的,否则就不会有福报能够召感出释迦牟尼佛如此切要的开示。

当然我们知道《观无量寿佛经》的背景里面,最主要当时的感召力,就是韦提希夫人的出离心,这是给我们最好的教导。不要说的谈玄说妙,怎么空呀有呀,最基本的,一个佛弟子首先的底板,就是要有出离心。韦提希夫人在遭受了如此大的宫廷政变以后,生出来巨大的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她就有道心了;有了道心,她修行就心切了;心切了,这种极为谦卑求法的状态中,就能够召感到这样的圆顿了义法门。所以一切都是从出离心开始的,大家想想看。从中我们也要惭愧忏悔,为什么我们天天听法,听的都是腰来腿不来,羊皮上刮风。说惭愧的话,包括我讲法也皆是如此,不走心,不起劲。所以这段话是因缘最殊胜的成果。

后来《彻悟禅师语录》里边,彻悟禅师就赞叹这段话。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不仅仅是《观无量寿佛经》一部经典的宗旨纲要,他说这是整个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的大法的一个宗旨纲要。而且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的纲要,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藏的纲要。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字、这段话、这个法,能够既透得过来,没有其它的法透不过来的。这个宗旨能够明白,没有一法明白不了。所以净土宗呀,这里讲到的观想阿弥陀佛法就是佛法的成就法,众生转凡成佛的法。就是因为他即凡夫心,启动念的观照,现前即是佛法。这个理他就是已经开明在我们常讲到的现前观佛念佛的心中了,只要你观佛念佛起来,这个理就能够实现这个境界。所以为什么叫做圆顿修法,真的是越三祇于一念,观佛的一念。释迦牟尼佛因为这段表述简明直接,可是有时候经的功用太无上甚深了,有些根基不能够纳受。这样就需要祖师们来进一步的作论,而证明此法是可修可作之法。

天如惟则法师在这里不但引用了释迦牟尼佛的开示,接着就又引用了天台智者大师对这段开示的进一步的阐述的解释。我们再往下看“天台疏曰”,这是指的智者大师,对于《观无量寿佛经》写过注释叫《观无量寿佛经疏》,这也是本经注释里面权威之作。可能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回到历史的曾经,其实在佛教史上,那会人根比较利,大家还都喜欢坐禅中修这个观法。所以《观无量寿佛经》的修法,要远远比净土的另外经典所说的乃至持名,当时要火的多。所以很多大德像净影慧远、智者大师、包括中观宗的吉藏大师,都对这部经典有过注释,注释最多的,从中也可见它的重要性,有一斑。

我们来看智者大师是怎么解释的。因为今天的内容太紧凑了,文字紧凑你可能连段落都不会断,所以给大家一段一段的配上来,为了帮助大家学习理解。我们来看:

“天台疏曰,诸佛如来下,泛明诸佛。是故应当下,遍观弥陀。”

这是一个总的条理划分。古人在注释经典的时候,比如从这段开始,这句话前面的几个字提一下,后面加一个“下”,就表示从这开始下面的话。再解释一段的时候,再提几个字,一句话说下面某某某下,所以这样就不会乱掉。这里其实就是说,从“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一直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是总的来说诸佛,不仅是光说一尊,十方诸佛皆在其中,都有这个功德,都有这个妙用,都在这个境界。后面“是故应当下”是,是故“应当一心忆念谛观彼佛”。“彼佛”是指专门来观阿弥陀佛了,所以这叫做“遍观弥陀”,只一心系念着阿弥陀佛这一尊佛上。这其实可谓我们也讲到的广学多闻,理上要广的来明,行上要一门的来入,也没有违背这个原则。

后面再讲,“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云入。”

这是又一个角度的解释,就是解释“法界身”是什么内容呢?“报佛法性身”,这是什么境界?从最圆满庄严的报佛上,来体现他平等不二的法性清净身,就是法身。大家想我们不究竟的应化身,凡夫身上都可以体现法性身,但是这里“法界身”是用圆满的“报佛”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已经把佛的功德发挥到极致。《金刚经》里面“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这里就是这个意思,报佛已经圆满了,称法性而显现。但是我们要知道,化身包括凡夫身都是称法性而显现的。但是他这里引用的是报佛,最究竟的事相。法性身是无穷,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众生的心体清净,法身自在功能就可以随着众生清净的心而显现,就叫做“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这里说“故云入”。

后面打了一个比喻,“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也。”

这个就很简单了,不要多说了,就像太阳一样,一下子升到天上了,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影现出来。就比如佛身是自在的,只要众生的心清净,他就能影现就能入,所以这叫做“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智者大师对于这一段前面经文的解释,大家要跟上来。

后面再看,又换了一层角度:“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云入心想也。”

前面讲的是入的层面,怎么入的。这里“入心想也”,怎么呈现成这样的呢?大家来看,“法界身是佛身”,我们知道法界它是周遍的,说明佛身也是周遍的。以法界为本体,也就是本来境,本有的本来面目,以这个法界为本体,能观法界,就能够入正法境,也就是得“观佛三昧”。以法界为体,见法性能够入,这就是“观佛三昧”。这样的话,你一方面在教法上、义理上能够解;另一方面你随着教法义理又能够观,观入进去,这就叫“观佛三昧”。

虽然理这么的究竟,对这个理的理解,你得心地功夫上真的能观、能受持。如果你能够理解佛的“法界之身”是周遍的,你就能知道自己心能跟其相应,众生的心能跟其相应。你只要理解,就是心念跟进了说“佛的身就是法界身”,我们现前就这么观照一下,说明当下我们的自心就跟他是相应的。然后你能够理解自身心,就是自身,心想是一念想立的,是能够周遍法界。就是我们现前一念的心地能够周遍法界,那我们就知道佛一定也能与此心相应。知道自心能跟佛的法界身相应,知道佛能跟自己的法界心相应,这就叫做“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前面就入的概念,这里是入心想中呈现出来的状态,怎么交汇到一起的。讲起来好像这么的难以合作,可是一念动的观照起来的时候,已经具足了此法。

后面我们再看,一个是“故云入”,进而“故云入心想也”,后面开始就这两句了:“是心作佛者。”“是心作佛者”是怎么解释的呢,“佛本是无,心净故有。”大家看多妙呀!既然能够以此法界心观法界身,说明我们的心就即能够作佛呀,那佛怎么作的呢?“是心作佛”,佛本来是一空到底的,像《心经》里面讲到的“无智亦无得”,最后成就了佛,即是佛。从“无智亦无得”的角度讲,佛本来是无的。可是无虽然没有真正的载体,但是你也得有这个境界,怎么显现呢?如果说,众生的心地清净,彻底不执著了,那么就是显现佛的境界。反面破,破的是毕竟无所得;正面立,立的是究竟圆满境。所以这就是“佛本是无,心净故有。”这就所谓的“是心作佛者”,净你的心,有所作,那么一直净净净到最后,彻底是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佛,无烦恼、无解脱的时候,就是清净心,故而生的佛境就显现出来了。

“是心是佛者”这是他进一步解释的,“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故云即是。始学明作。终成即是。”这一句话是又从另一个头牵起来,前面这么解释“佛本是无,心净故有”,结果大家一听“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会生起对前一句话的执念。所以智者大师真的是祖师意,即刻他就跟进来破斥。一听“佛本是无”,那么佛就是一个概念,“心净故有”,心净又是一个概念。好像佛就是佛,心就是心,成了彼我条然的两条线、两个版块,这就错了。所以在此又补了一句“是心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之所以要分开说“是心作佛”和“是心是佛”,因为“始学名作”刚刚开始起修的时候,那么往佛迈进,有动作。

“妙宗释曰”。妙宗是什么呢?天台宗后来的又一位大师,叫做四明知礼大师。他把智者大师解释《观无量寿佛经》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又进行了再解释,就叫做《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我们有时候说“疏钞”,“钞”是对“疏”的进一步解释。

怎么讲的呢?“欲想佛身。须明观体。”这句话说得是非常妙!等一下我们再来理解。“体是本觉。起成能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众生来修“谛观彼佛”的时候,要明白一个道理,观佛的本体,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观的本体,是怎么一回事情?怎么个原理?本体就是本来就是佛的觉性,佛的佛性,觉的觉性,这一切都是佛身的法性,叫做“本觉”,大家有可能听过这个词(《大乘起信论》里面)。虽然是由自己的能力起观去观佛,我们一般都是这样自我感觉。现在大家一起来观一下阿弥陀佛,好像我的能力起动了“观”的能力,然后观阿弥陀佛。但是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自以为自己的这个能力,还是本有的那个觉性的能力而起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是自己在观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开始修行的“始觉”,没有离开“本觉”的作用。这就叫做“体是本觉。起成能观”。当体本来就是本觉,但是因为起作了起来,以为我“能观”,有一个“所观”。其实能所本来都是平等,就是一个“觉”。这四句话很重要。这个法,眼前你都不知道,也没听过。

好,我们再往下看,“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这就开始配观佛的“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这个道理了。前面是根本,就是你要知道观佛身,要知道观的作用是怎么起来的?从哪来的?背后的根本点是什么?然后再用“观一切诸佛如来法界身”的修法,来往根本道理上去配。

所以大家看,“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如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

这就是对智者大师的他对于《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段话的进一步解释。他前面讲到本觉始觉,本觉从这个法门这段话来看,就是诸佛的法界身,表的就是本觉的角色。因为大家要知道,所谓的佛不是新成立的一个佛境界,而是见到众生的心与佛的心无异了,证到众生的本性了,见到众生的本性跟佛性是一样的,所以说法界身的容量就出来了。那这个容量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开始始觉的修行有了力度,完善到位了,本觉的面貌就显现出来。鉴于这个关系作用,所以说“故云法身从心想生”。所以才说“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一个角度。

好,我们再转一下,这是四明知礼《妙宗钞》里面的内容,大家文义要搞清楚属于哪一部分。再贴一段文字出来:

“又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故泛明诸佛,以为弥陀观体。”

其实这里如果我们调个个儿更好理解。就是“故泛明诸佛。以弥陀为观体”,是这样子的。“又复弥陀与一切佛”,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无量光、无量寿呀!无量光、无量寿其实就是常寂光,就是法性土,就是遍一切处的法身佛。所以他与一切诸佛都有一个平等同一的法身,不仅法身是平等同一,平等同一的智慧、平等同一的应机示现、神通妙用度化众生的功德,都是平等同一的。在这种情况下,阿弥陀佛的清净身显现的时候,也就是一切诸佛的清净身显现;诸佛的功德相显现的时候,当体也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体(这个光听话是没有用的,要随着话来观);阿弥陀佛的清净身显现,就是一切诸佛的清净身同步了。为什么?佛佛道同呀!

诸佛的功德相显现,每一尊佛各种功德相全体也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当体的妙用。所以这个道理就是在说明佛佛道同、光光互摄,见一佛境界就见一切诸佛境界。所以在一些言教里面就说,我们只要念阿弥陀佛,能见到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就见到十方诸佛的光了,与阿弥陀佛一尊佛相应,就跟一切诸佛相应。所以“泛明诸佛”,就是说的时候先泛泛讲一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可是当观的时候,“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就一尊弥陀。这个很微妙很微妙,一门入,门门入。

记得以前跟大家讲过这个妙理,今天我们再复习一遍。原话是,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船,也没有一个此岸彼岸往来度化众生;阿弥陀佛虽然在极乐世界,也没有个此岸彼岸这样的分别。总的“佛佛道同”的境界中,就好比一灯分照八镜,一个灯中间立着,八面方向立了八面当台明镜,镜子影过来。这样的情况下,镜子虽然有东、西,但是光影是无二的。释迦牟尼佛为了说方便法,他没有指东方的镜子、南方的镜子、北方的镜子,他只指了一个什么呢?独指西镜,指的西方极乐世界。可是我们只要见到西镜,就等同于见到东西南北之镜,也就等同于见到东西南北之镜里边影出来这一灯所有的光,都汇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说“泛明诸佛”,就是所有的镜子有东、西,但是光影是没有东、西的。“泛明诸佛”就代表光影,“独指西镜”就代表以弥陀为观体就可以了,就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再往下贯一段经文。大家来看,这是又起了一个线索:“从法界身下。是约感应道交释。从又法界身下。约解入相应释。”这两句话就是解释智者大师对于《观无量寿佛经》的解释。怎么解释的呢?

前面智者大师说“从诸佛如来下,是泛明诸佛,是故应当下,偏观弥陀。”所以大家来看他对智者大师解释的说明,前面智者大师说到了,说“天台疏曰,诸佛如来下,泛明诸佛。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云入。”然后,“能随物现”。四明知礼大师给冠了一个名字,叫做“感应道交释”,说这是从感应道交的这个层面来解释的。

“又法界身下”,指的是智者大师解释的“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云入心想也。”这个四明知礼大师给冠了一个解释,叫做“解入相应释”。前面是从感应道交的角度来解释的,这是从解入相应的角度来解释。

后面又来了一句“融心解云”,《融心解》是四明知礼大师的又一部著作,“融心解”很有意思,就是把教法融入到心地上来起观,就叫“融心解”。天台宗非常注重观法,所以“融心解”是由“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若无次释,则生佛体殊。二释相成,是今观法。”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智者大师说的感应道交的解释,观想就不是在观佛了,因为“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入就是在观佛;如果没有后面的解入相应释,这就说明众生跟佛的体性有了差别,不是同一体性。

因为不能解入相应,不能入了呀!所以四明知礼大师在这里说,两种解释是相互成就,正因为既有感应道交,又有解入相应,也可以说解行相应吧,才说明就是这里讲到的“妙观”,“是今观法”叫做妙观。到此为止大家要看出来了,是智者大师对释迦牟尼佛经的解释,是四明知礼大师《妙宗钞》对智者大师的解释,《融心解》又进一步对智者大师解释的评论,可以说是点评吧。“是今观法”,到此为止。

下面开始,“妙宗又曰”,这又回到四明知礼大师的《妙宗钞》中来了。好,我们把这段经文再给大家贴出来。

“妙宗又曰,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哎哟,非常难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妙宗钞》里又说,这里所讲的心想佛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就是用心的这个观法,观想的方法,说这个观法呢,并不是直接从现前众生的五蕴中来观照。观音菩萨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吗,每个众生观照的时候就是四大非有、五蕴皆空,五蕴本空。但是它这里讲到的观佛的这个法呀,不是直接从我们从现前众生的五蕴法中来观照,来显现本有的佛性,来见佛性。如果我们观五蕴,就等于说摄境归自心,它是用什么来观的呢,“乃托他佛”,而是借他佛。在这种自他的分别心中,把心外仰在他佛上的观照,来显现我人的本有佛性,这就叫做送心他境。

所以“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以经文里面才说“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为众生心里想佛的时候,众生的心就是佛之身呀!“次明”,进一步说佛身全体都是本觉。大家知道佛的报身究竟庄严,但是当体都是法性本觉,实际上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本觉。所以众生心想佛时即是佛之心,大家听明白了,众生想佛的时候即是佛之身,众生心想佛时即是佛之心。既是他的身,又是他的心,身心俱是佛之身心,所以叫做“是心作佛”,而能成就“是心是佛”,就仰仗观他佛来得的这个效果。

大家要如理作意,为什么这里对比这样说,这个观法不是直接观自己现前五蕴身,因为你摄五蕴归自心的话,就是我们说的照见五蕴皆空,送自心归他境。也就是说,照见五蕴皆空的法是用自力当体来穿透,这个观他佛的法是借他力从中来拔出。但是不管你自力穿透还是从中拔出,最后只要能够五蕴皆空,这两者都是其实服务于五蕴皆空的,最后显现出的效果就是能够见到本性。

所以这里才说,《妙宗钞》里面又这么解释这个法门不是直接观五蕴,而是观他佛。既然托他佛显乎本性,所以就是要先讲诸佛是法界身,入我的心想中。然后再说佛身已经入了我的心想了,佛身全体是本觉,我的心跟入我心想的佛身代表的本觉,能够感应道交。这个时候应佛,就是我们观想佛的形相显现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见到本性了。

那么“托外义成,唯心观立”,也就是说我们观到应身佛的身形的时候,是唯心所现。虽然是唯心所现的,如果我们能够分毫不差地观察明了,借唯心所现,认真地让他现,观想佛嘛,一旦现成功以后,也一定是本性全部能够显现明了的,这就叫做“相入成就之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就是你观这个形相,观成了;“是心是”,就是你从观形相的过程中,你同时也一定会见到本性,法报一体嘛,一念心性净土就成就了。非常难理解啊,就看大家的造化吧。

好,这是又一段解释的了结。下面开始又重新立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这样子的,单把天台宗修观的观法给做了一个匹配,又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用天台宗的三观来进行横向的对比,把它们两个给融汇贯通了。所以在讲这一段话之前,我们先要看一下什么是天台宗的三观。

我们再把文字给大家贴出来。“若论作是”,就是要说,进一步说一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话怎么个意思呢,“即不思议三观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

能看得开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天台宗有一个观法,叫做空观、假观、中观,这是天台宗的修行特色。空、假、中三观如果说从浅深的层次、次第而言,比如说第一个观,观空观,就是从假入空,体悟到世俗的所有的执著万象,它的本体皆是了不可得的,是空的,从世俗的万法中观入到空的本质,也就是说从缘起上见性空缘起是假的;可是你停滞在空上面也不行呀。

所以,其次就叫做从空入假,从性空中来观缘起。但是这个假观,不是体认真实的生活就在这投入进去,而是带着空性的背景,来用真理的观点真实地认识缘起的万法,所以说从性空中观缘起;但是不管性空还是缘起,缘起性空只要掰成两半,它就走偏了。所以空观也罢,假观也罢,只能顾得了东就顾不了西。那么第三个观就是中观,中道实相。没有前面两种有偏见的理念,它就是最全面、单纯、体贴,真如实相的认知,叫作中观。

这三种空、假、中观法,如果是次第三观的话,从天台宗,我们前面给它介绍过了,就是别教菩萨所修的,不是最上法门。最圆顿的观法叫做一心三观,有时候又叫圆融三观,也叫做不思议三观。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一体并观,一心中就具足了这三种观法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所谓的圆融三观,就是对真如实相认识到极致,没有对待,大家仔细体悟。能观的是中道智慧,所观的是中道境界,当体就是对空、假、中的圆融。在这样的一种圆顿观法中,能观的主体、所观的对象、以及观成的结果,或者没观之前的境界,都是同一个,这叫做不思议三观,这叫做三观。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观,钝根就是次第三观,利根一心就具足三种观法,这才是圆满的。

为什么在这里匹配呢,因为四明大师作为天台宗的传人,他是行家呀,他就把心作心是的圆顿状态与我们天台宗的圆融三观进行了会通。怎么会通的呢,“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观也。”就是说,如果论破或者论立,空观就是破一切法,假观就是立一切法,有破有立,只能算是“是心作佛”的范畴。为什么?你有作,有修作的行为,有起作的行为,你用了刻意了,所以就是这里的“是心作佛”。

“不破不立名之为是”,就是不去破什么,不从空的角度去破,也不从假的角度去立,不破不立,空假一如,本来当体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是心是佛”,中道观。所以你看他会通的太妙了,全体即心是佛,一念具足三观,只要你谛观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道理非常深邃,理解上甚至极其难度大的观法,直接就给它观起来了,空、假、中,为什么,空观和假观就是“是心作佛”,中观就是“是心是佛”,一念中,就是心作心是,皆是佛。

后面讲到“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又出来一个概念,什么是“三谛”呢,就是真谛、假谛、中谛。三观修圆满了呀,修空观就是见真谛,修假观就是见假谛,有时也叫俗谛,修中观就见了中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好,我们来看这两句话,把它白话了就行了,说多了根本理解不了。

如果从全体“即心是佛”,立足于“心即是佛”的这个背景而来表达于“是心作佛”的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叫做“全是而作”,空、假、中三谛都要破,为什么?因为都是执著。都要立,为什么?因为都是观法。所以这就叫有所修作,就是“是心作佛”,但是它的背景是“是心是佛”。“全作而是”,从全体“是心作佛”的修为法中,而立足于是心本就是佛的陈述,什么真谛、俗谛、中谛,什么三谛,不破不立,根本就不理会。因为你一句破,就是空见;一句立,就是有见。空有两边都是刻意的作为,不破不立,当体便是“是心是佛”的陈述,所以说“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

下面的一段呢,又开始引入一个线索,我们再把文字给大家贴出来。

“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观,乃诸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

就是如果在中道实相观的“是心是佛”,而进行空观假观的“是心作佛”,这就叫作“即中之空假名作”。这样的话,就能够破三惑,这个观法观起来就能够破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就能够立三法,能够见到真谛、俗谛、中谛之法。所以“故能感他佛”,就是能感召到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圆满的应现,观修成了,佛圆应来了。不但如此,也能同时成就我心本具,观法如果成就的话,我们自心本具的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当来的殊胜果报,也能够成就。这就叫作“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这是就中而说空假叫作“是心作佛”。

我们再看,就空假而说“是心是佛”,到了这个地步就不一样了,即空假而说是心是的话,全体的烦恼就是智慧,因为不破不立嘛。三障就是三德了,业障、报障、惑障就是般若、法身、解脱三德。为什么,因为不破不立,当体就是真如实相,所以“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当体我们的心即是应化身,即是果报佛,三身圆满具足。

这么一溜讲下来,哎呀,说实在的我今天也讲得比较吃力,可能是有点特别害怕大家听不懂。所以这么一段一段的切开来,断断续续地讲。

最后这一句是总结,大家明白了就知道。“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观,乃诸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就是说,你如果能明白了上面所有理,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的细细讲来的道理,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会明白,都是同于这一念的心体,一念现前的心体,修空、假、中三观的法门,就这个现象,这个操作。它是所有佛陀讲的法门,观法的根本,也就是总持的诀窍。一心修此三观是什么呢,《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不是有十六种观法嘛,十六观法的总体出不了这一心三观。因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代表一心三观,它是通的,一心三观,核心的浓缩的十六种观法的状态。所以就是十六观之总体,整个这部《观无量寿佛经》一部经的宗旨妙用,“一经之妙宗也”,就是这个意思。

好,今天就这么给大家贯几段吧,我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估计够呛。但是今天也是丝毫不敢再把它铺张开来,因为一旦铺张开来,就是听前顾不了后,往东就落了西。所以就尽量这样紧凑的,白话直白的翻一遍。当然中间也有一些言语,我感觉到有点来回倒腾,也算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的体己吧。

不管怎么样,一个小时的佛事又圆满结束了,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