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9页)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皈依灵鹫寺的从法师。十四岁受...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就是当我们把因...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11810...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
第十疑,往生行业疑。 问题的提出,就是由于前面九个疑问的解答,能够生起相当的信...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
初一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一天,我们寺院也是张灯结彩...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①,若一...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修行诸...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火发。何故汝终日...
一、七宝金幢,辉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的善法融合进来,把大乘佛法修...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其他经...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觉得很亲切。后来才知道,这句...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今日遇到一个病例,我一边抢...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我们...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曾经也是。但...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量,所以阿弥陀等于是一种无量...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①。作莲华合...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生西方吗?当然可以!...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
一、喻旨 为修持净业者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说此二河白道之喻,以明求生净...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
信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答: 在阿...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时候就是十天百...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一个叫都摄六根,另一个叫净...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伤心。佛教...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阿弥陀...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场所的租金也不行,说这么...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吃饭。...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提起来?你真的能够一心归命、...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法义,...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事情...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煮这个大锅菜,用大火去煮,阿...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凡夫念佛十疑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修净业的人,要对五欲深生厌离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大安法师2022新年开示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极乐世界依报庄严之地上庄严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外婆的舍利花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甚深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为净业者守护信心,说此二河白道喻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念佛必须持戒

欲求长生,莫如净土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宝树观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国土有哪三种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净土简易早课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