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10页)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觉得很亲切。后来才知道,这句...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今日遇到一个病例,我一边抢...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我们...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曾经也是。但...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量,所以阿弥陀等于是一种无量...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①。作莲华合...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生西方吗?当然可以!...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
一、喻旨 为修持净业者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说此二河白道之喻,以明求生净...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
信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答: 在阿...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时候就是十天百...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一个叫都摄六根,另一个叫净...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伤心。佛教...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阿弥陀...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场所的租金也不行,说这么...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吃饭。...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提起来?你真的能够一心归命、...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法义,...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事情...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花在古...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沉沉。...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一个是你所念的佛号;能念的心...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清...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农历四月二十...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手。执...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个是一体的── 一句佛号,信...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比如说,我相信这里有个普陀...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佛那里。这是怎样去的呢?请...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劝愿后,望众生力...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 唯思念佛无馀事...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
《甘露疏》云: 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缘...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外婆的舍利花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甚深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为净业者守护信心,说此二河白道喻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念佛必须持戒

欲求长生,莫如净土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宝树观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国土有哪三种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净土简易早课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彻悟大师念佛偈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