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
大乘佛法的生命观,简单地讲,就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从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是毕竟空的,没有一个东西是本来存在的。那么本来是没有,是怎么会有的呢?“一切从缘起”,仗缘而生。阿弥陀佛广大的殊胜愿力也不例外。就是说,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发起这么大的愿望呢?
第一个,要有诸佛的出世。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佛陀出世,没有一个人可以明白道理,也就没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就没有这个圣号。第二个,他要能够听闻佛法。前面是佛的力量,这个是法的力量。法有开慧之恩,开启他心中的智慧。然后依止智慧发菩提心,去触动他心中的愿望,立定誓愿。
这个立定誓愿当中,当然包括了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值得我们说明的一个观念就是,这个愿望就代表佛的一种加持力,当然也包括了成立这个“阿弥陀佛”的圣号。
我今天问大家一个问题,看大家对缘起法是不是了解。你认为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跟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有没有一样?没有一样。对了!你的心去接触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你是启动释迦牟尼佛的本愿功德;你的明了的心去接触阿弥陀佛的时候,是启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当然是不一样的。“诸法因缘生”,这两个因缘不同。
我想,阿弥陀佛本愿有两句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看一个佛菩萨的名号,有两种差别:
第一个,功德力量的不同。你看经文第二段,“令我作佛,国土第一”,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他产生的一种对你未来生命的加持力真的是不一样。
第二个,除了功德的大小以外,它也有容易跟不容易的差别。从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诸佛菩萨,有几个加持力是很容易感应的。你看,念观世音菩萨感应特别多,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录,那写起来有好几本。地藏王菩萨也特别容易感应。排名第三的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很容易感应。当然这就跟这个佛菩萨当初在摄受众生时所定的标准、门槛有关系。你看第三段经文,“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当你这个愿发下去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个名号的定位——我这个名号是摄受哪些人,大概就定出来了。
所以,第一个,他的加持力有多大;第二个,你是不是很容易感应。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知道,慧远大师说的阿弥陀佛的圣号有两种力量:第一个,下手易,他容易感应,这个跟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类似;但是成就高,这是第二个,这一点就不共于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因为,你念地藏王菩萨,来生不可能到他的净土去,他还是个菩萨,他还在庄严净土。
其实,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纲要的雏形,我们大概心中可以看得出来。也就是说,这个菩萨未来成佛的时候,他的名号所产生的力量是怎么样,应该可以看出他的大纲。
丙四、请佛证明
身为一个菩萨,法藏比丘发了愿以后,在经文上可以看到,他说,这个发愿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做的。所以他就把这个愿望来白告佛陀,请佛陀指正。佛陀当然就跟他做开示。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前面法藏比丘所发的愿只是一个大纲,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愿,所以他这个时候很谦卑地请佛陀跟他作指正。世自在王佛听到法藏比丘的请求以后,“知其高明,志愿深广”,知道这个菩萨不得了,智慧特别高超,志向特别的深广,给他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开示是说明他整个修学的心要,第二个就开示他修学的法门。
我们先看心要的地方。先讲一个譬喻说,“譬如大海”,虽然有广大的海水,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用他微薄的力量,拿着一个非常微小的量米的斗,他干什么呢?想把这个水舀干。那慢慢地一天舀一点、一天舀一点,经过了很多很多劫的时间。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这个水不管怎么多,它毕竟是有限量的,所以“尚可穷底”,而得到这个海底中的珍宝。
这个譬喻什么呢?下面就很重要。“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他说你今天发了这么广大的愿,那么到底,你这个愿到最后是放弃了、变成消失了,还是你这个愿会成功,一个关键点就是,你在实践这个愿的时候,你背后那个心灵的力量是不是能够做到“至心精进,求道不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你的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些人是有失败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人,他遇到一个逆境就放弃了,他不做了,改做其他的;做其他的,没多久他又放弃了。这种人是很容易跟失败结在一起的。
就是说,今天这么大的愿望,你那个背后的力量——用什么样的心的法门来推动这些愿望才会成功呢?只有四个字:“至心精进。”我们解释一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分两段来说明。
第一个,“至心”。这个至心,善导大师解释说是一种真实的心。你列出很多愿望,你以后要干什么干什么,要做一个讲经的法师,要成就种种的波罗蜜,要盖一个道场摄受很多人来住,最后往生净土。那么你这个愿望是不是可以成功呢?就看你的心是不是真实。
什么叫真实的心呢?善导大师说是“不求名闻利养之心”。一个菩萨要完成他的使命,要完成愿望,就是欲望要淡薄,才能够发挥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妄想太多,欲望太重,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很难。所以,你要能够让你的心力强,只有一种情况:让你的内心妄想减少、欲望淡薄。这个叫至心。
然后,在这样的一种没有妄想干扰的情况之下,“精进”!精者专一,进者相续。你很专一、很相续地去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简单地讲就是你不能放弃。你只要保持一个精进、不放弃的心情,一定可以成就你的无上菩提的佛果,也可以完成你在因地所发的三种愿,法身愿、净土愿、众生愿。这个地方,佛陀就跟他开示要完成这个使命最重要的心法。
第二个,开示他的修学法门。佛陀开示心法以后,就广泛地宣说在过去诸佛当中已经成就的二百一十一亿的诸佛的刹土。这当中包括他的眷属,这些众生有什么善恶的正报身心,包括他的依报的国土,有粗妙的差别。就相应其心中的愿望,显现给法藏菩萨来作参考。
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古德说,佛陀要显现给法藏比丘看他的国土,就把好的一面显现出来就好,为什么要把所谓的天人的善恶、国土的粗妙——把好的显出来,坏的也显出来呢?古德解释说,好坏都显出来,要使令法藏比丘善知取舍。比如说国土,你只显现好的,就不能够避免坏的。
我举个例子。法藏菩萨的第一个愿就是国中没有三恶道。他为什么知道发这个愿呢?他就是看到,世自在王佛显现的国土当中,有的佛土是有三恶道,很多的苦恼。他就觉得这个不行,我的国土要避免这件事,就发不能有三恶道的愿。他看到有的国土众生当中有很多的女众,引起很多是非,就发我的国土不能有女众的愿。
当然,你今天要能够远离过失,一定要先看到过失相,所以世自在王佛 必须把诸佛刹土当中优点的地方、缺点的地方通通显现给他,使令他善取优点、善舍缺点。所以你看,在弥陀本愿当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远离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当初这个佛陀所现的国土就是有好坏的差别。
当然,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至心精进”。印光大师说, 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而是一种心理素质。他说,你这个六波罗蜜是成功还是失败,行力跟忍力是关键。所以印光大师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的心理素质就是善用你的行力跟忍力。一般来说是这样。
以前我们的教务主任慧天法师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秘诀,传授修行的心要。他说,你顺境的时候要行力。你身心健康,非常好,因为有时候我们善业起现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这个时候你要赶快用功。因为这个是大好时光,太阳出来的时候。因为你一生当中这种好时光不多,你要赶快地精进用功,积集资粮。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刚好阿赖耶识罪业现前的时候,处逆境要守,安忍不动。这个时候你一动就完了,更糟糕了。所以,顺境要用行力,逆境用忍力,这个是很重要。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菩萨今天发了很多愿,而这个愿是不是可以实践, 就看这个菩萨的心理素质,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够好。
丙五、思惟摄取
我们看最后一段,思惟摄取。
前面佛陀开示心法跟国土的差别,法藏比丘听了以后,就开始去对这件事情加以思惟,加以摄取。我们看经文。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着,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这一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
第一个,是说明他的誓愿力,他发起愿望。法藏比丘听到世自在王佛所说的、显现的这些国土以后,就产生了一种无上的要成熟众生、庄严净土的愿。这个也就等于是前面发过了,把这个愿更坚定了。
第二个,“其心寂静,志无所着,一切世间,无能及者”。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
这个智慧的观照是两部分:第一个是我空、法空的根本智。我空、法空智是所谓的“其心寂静,志无所着”。当我们以空观智观照真理的时候,内心是无着的。第二个是指的后得智,善知诸法的差别。所以他这个时候“一切世间,无能及者”,他虽然观一切法空,但是他又能够善知取舍:这个国土要怎么安排,所谓的无住而生心。
这个是赞叹他的智慧。
第三个,是赞叹他的行动。“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他花了五劫的时间,可以说,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产生真实的波罗蜜,他等于是息诸缘务,好好地去思惟、去摄取清净庄严佛国的这种妙行。
这个摄取的意思就是说,摄他人国土取为己用。举一个例子。比如说, 法藏比丘看到其他的国土有八功德水,它这个水质特别好,他就发愿,我成佛时亦当如是;他看到这个宫殿很庄严,他就发愿,我成佛时亦当如是。他把别人的优点摄为己用,这个就是摄取。当然也包括把别人的缺点拿来,自己能够好好地作参考。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整个弥陀四十八愿就正式成立了。接下来就正式发四十八愿。这个我们到正宗分再说明。到这里我们等于是介绍了法藏菩萨整个的愿望。
乙二、净土法门之特色丙一、难行道、易行道;丙二、圣道门、净土门;丙三、他力门、果地教我们看第二段,净土法门的特色。
法藏比丘发了这个四十八大愿以后,这样的一个愿望开始创造,在法界当中对大乘佛法到底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个愿望成立以后,后世众生在修学圣道的时候,其实深受这四十八愿的影响,所以就开始产生很多的判教出来。
丙一、难行道、易行道
首先,我们看最早的一个判教,龙树菩萨的判教,有难行道跟易行道。
难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于无量劫,捍劳忍苦,次第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竖出三界,历劫修证,是为难行道。
易行道——仰赖佛力,一心执持名号,得佛愿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疾速圆成菩提,是为易行道。
在整个佛教,把这个心力跟佛力作判教的,最早最早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七百年以后,在《十住毗婆沙论》当中的<易行品> 提出了易行道跟难行道的概念。他说,我们每一个菩萨的成佛之道,其实是有二道的差别,一个是难、一个是易的差别。
什么叫难呢?假设你选择的道路是“惟靠自力”,你修学过程当中完全仰仗你心灵的力量,持戒对治你的身口的过失,禅定对治你的散乱,智慧对治心中的颠倒。这个时候,你完全拒绝存在法界当中的这些本愿的功德,完全不要,你也不礼拜它,也不赞叹它,也不观想它。这样子经过无量劫的时间,用你内心的力量来面对你无始的业力,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你自己一个人去承当。当然这个过程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捍劳忍苦。那么次第地去破除三界的爱见烦恼,也破除界外的无明烦恼,也破除了尘沙惑(尘沙惑就是法执,通界内界外的),慢慢地竖出三界,历劫修证,是为难行道。因为你要单独地面对你的业力,当然这个困难度就特别的高。
第二个选择,你是怎么办?仰赖佛力。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灵的力量加强起来,一方面拜佛、念佛,忆念佛陀、执持佛陀的圣号,那么当然就得到佛的感应。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在感应当中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而且能够很快地成就佛道,这个叫易行道。
这个难易当中包括了两个差别:第一个,时间上的差别。龙树菩萨说, 这个难行道的时间是久苦的,而易行道是速超的。也就是说,当你选择完全靠心力的时候,你的菩萨道肯定花的时间会比别人多。第二个,你选择难行道还有一个问题,在空间上有这个险堕的问题。很容易一个脚没有踩好,就堕落到深坑去了,有这个危险堕落的障碍,就是我们讲很容易退失菩提心。龙树菩萨举一个譬喻说,我们从这个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走陆道,步行,我用走的,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个,水道乘船,就比较容易。
这个地方我们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说,龙树菩萨当初提出难行道、易行道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净土法门是有两点差别:
第一个,他讲仰仗佛力,这个地方的佛他没有单指阿弥陀佛,而是指十方诸佛菩萨。只要法界当中已经成就的,药师佛、阿閦毗佛,都可以,你都可以忆念他的圣号,启动他的力量来帮助你。
第二个,在龙树菩萨的概念当中,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概念。他只是说仰仗佛力,在生命当中保持我们菩提心的善根,破除我们的遮障。所以,在这个时候,龙树菩萨的难行道、易行道的概念并没有说是念阿弥陀佛,也没有说求生净土的概念。
这是一个最早的一个判教,就是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存在法界当中的佛力引进来。也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没有必要单独地面对业障,你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你拒绝佛力对你没有帮助。所以蕅益大师说,修行人你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意气用事,你选择一个比较难走的路,其实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我们研究教理,你可以怎么样?你还没走之前,“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要怎么走,要先规划好。这个菩萨道真的是有困难跟容易的差别,有这个差别。
这是我们最早的一个心力跟佛力的判教。
丙二、圣道门、净土门
我们看第二段,圣道门跟净土门。这个就比较成熟。
圣道门——于娑婆世界,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法,名“圣道门”。
净土门——称念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入圣得果之法,名“净土门”。
我们把它解释一下。到了道绰大师的时候就正式地成熟,把难行道跟易行道的判教转成了圣道跟净土的概念,也就是说把往生净土的思想放进去了。他说,假设你是在娑婆世界来修学菩萨道,当然“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这叫“圣道门”。假设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仰仗弥陀本愿的加持,往生西方净土而“入圣得果”,这叫“净土门”。
从难行道、易行道到圣道门、净土门,其实这个转变,有两位菩萨是值得我们说明的:
第一个是天亲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七百年出世,天亲菩萨是佛陀灭度后九百年出世,差了两百年。天亲菩萨应该看过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他就把难行道跟易行道升华到一种往生的概念,他作了一个《往生论》。在《往生论》的序分当中他提到一句话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他这个时候就已经把往生的因果这个概念提出来。
他说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他提出,一个人要成就净土的因地,就是一心归命。那么他一心归命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愿生安乐国。”他认为说这个真实的所谓的难易,应该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放进去。他到了这个后面的颂文,把一心归命分成五门。
说我们怎么样达到一心归命呢?包括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就是,你今天要归命阿弥陀佛,你要不断地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称念他的圣号,第三个,心中不断地忆念。这样礼拜、赞叹、作愿,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内心。观察门是修毗婆舍那,你要不断地去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规划你未来的愿景,这个观察门是成就毗婆舍那的智慧。最后回向,你希望法界众生同时求生净土,回向是修大悲。
以禅定、智慧、大悲的这三个法门,完成一心归命而愿生安乐国。
所以,在最早的祖师当中,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提出来是天亲菩萨。这是我们第一个注意的。
第二个就是北魏的昙鸾大师。天亲菩萨提出了求生净土的概念,但他并没有解释当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难行道跟易行道要加上净土呢?北魏的昙鸾大师作一个《往生论注》,就把天亲菩萨要求生净土的概念详细地加以说明。
昙鸾大师说,为什么在早期的时候只要提出难行道、易行道就好呢?因为早期的时候大家善根深厚,去佛不远,所以得道者多。环境很好,所以求不求生净土差别不大。但是,时值末法,这个当中有机、缘二义:第一个,根机有变化;第二个,外在的因缘也产生了变化。
什么叫根机的变化呢?就是时值末法,五浊恶世产生了。就是,龙树菩萨那个时候不思考净土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众生根机好,他自己可以跳过去。而到了末法时代,众生的身心世界有五种的障碍,烦恼浊、业障、各式各样的果报体,又比较容易生病,又短命,这个身心世界的障碍太多了,所以造成了一种净土的概念慢慢慢慢产生了。因为一个“机”的问题——五浊恶世的问题产生了。
第二个,去佛久远。前面是讲魔强,这个地方是讲法弱。我们离佛陀的时代越来越远,法的力量越来越差。就是这个缘,所处的环境,放逸的力量越来越大,你要培养正念的力量越来越难。
因为机、法二义,就必须把这个求生净土的概念放进去了,就创造成圣道跟净土二门。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你容易遇到邪师恶友。发了菩提心,你真的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所接触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讲一句话,明天讲一句话。这个法就是一种名言,名言的熏习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模式。我讲实在话,大乘的思考模式是很难建立的。我们很容易生起人天的思考,反正我就是断恶修善;我们也很容易生起小乘的思考,我就观一切法空。我们很容易生起单向的思考,但是,你要生起双向思考:我要无住又能够生心,又生心又无住,又要“犹如莲华不着水”,又要“又如日月不住空”,非常困难。菩萨种性很难生起,非常容易失掉,因为他这个概念思考太难了。你生起的时候本身就不坚固,外面这些小人物又说三道四,就把你给误导了。
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师恶友的误导,退堕大乘。这是第一个过失。
第二个,颠倒善果的诱惑,破坏胜德。什么叫颠倒善果呢?菩萨因地的时候修智慧也修福德,你也布施、持戒、忍辱,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这是一个善果;但是菩萨没有成就圣道之前,面对善果容易生起颠倒,产生放逸。这个善果的诱惑就破坏你戒定慧的功德,这样子也退失了菩提心。
所以,假设不求生净土,就会有邪师恶友的误导跟颠倒善果的诱惑,使令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容易退堕。昙鸾大师讲出一个譬喻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终为所折。说你这棵树,幼苗很小,你没有把它放在温室当中栽培,说,欸,我一定要历练!那么这棵树在暴风雨当中,又是风又是雨的吹折,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这棵树完全被破坏了。你禁不起这么多的伤害。
所以,到了末法时代,昙鸾大师其实在《往生论注》已经提出了求生净土的概念。到了他的学生道绰大师,就把这个概念落实了,安立了圣道门、净土门。当然,善导大师是道绰大师的学生,就把这个思想再发扬光大。这个是净土宗判教的第二个情况。
丙三、他力门、果地教
最成熟的就是印光大师了,民国的。印光大师提出了净土的判教,说是他力门、果地教。这个“他力”就是佛陀的力量,这个“果地”是讲净土,他把佛力跟净土善巧地结合起来。龙树菩萨强调佛力,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强调净土,印光大师觉得这两个都很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忆念佛陀,希望得到佛力加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成就今生的破障;当然,更重要是,我们忆念佛陀是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说,到了印光大师,等于是把龙树菩萨的佛力的思想跟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净土的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建立了所谓的“他力门、果地教”的思想。这个时候整个净土宗的思考就成熟了。就是,你念一句佛号,包括了现世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也包括了来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这个他力门、果地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印光大师最有名的一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的相貌就是,就着你这一念惑业苦的心,然后直接地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种功德大海当中,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到这个地方等于净土的判教就完全成熟了。
这个地方我们说出一个总结。成佛之道的确有很多的因缘,你现在做出一个什么样的选择,一定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结果。我们讲一句话,说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我们只能够说结果是一样,但是过程不一样。你说,欸,为什么结果一样?我讲实在话,你走难行道,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时间,当初你们两个在义德寺同时受戒的,有些人成佛了,而你还在三界中流转。
等到你成佛以后,我跟你讲,结果是一样。没有一尊佛跟哪一尊佛有什么差别,没有这种差别,佛佛道同。但是这个过程,我保证是不一样,方便有多门。你选择一个你要走的路,你就必须承当它所有的结果。所以,菩萨道说穿了就是,生命就是一个抉择。我觉得,我们今天在走之前,多看一些大乘经典,做好事先的布局是很重要。
在管理学上有一句话,叫马到成功。这句话是什么概念?这句话,我突然想到跟净土法门有关系。做企业,它的概念就是:这个马跑得很快,而你是一个人,你没有必要整天在那边训练体力跟马比赛嘛!你怎么跑也跑不过它。但是,我不要跑过它,我只要骑在马上就好了!我骑在马上,这个马到的时候我也到了嘛,我就差马一个头而已。
当然,这个观念,他们的思想是策略联盟。就是我是小公司,你是大公司,我再怎么比,我比不上你。但没关系,我不想跟你比,我跟你合作,你到了我也到了。
这个思考就是,你的心力跟佛力之间的关系,你必须建立一个策略联盟, 这个很重要。你的菩萨道你不能单独地面对,你要跟佛陀合作,对你有帮助。我觉得我们没有拒绝佛陀的理由。他对你无所求,是不是?他只想帮助你。我觉得我们没有拒绝的理由,真的。
这个地方,他力门跟果地教的差别,我们还有点时间,我们把它做一个说明。我们下一堂课介绍阿弥陀佛的核心五愿,然后会介绍其他四十三愿。四十三愿我们分成四段:国土庄严、身心安乐、出世解脱、闻名得益。前三段是讲到果地教,就是你念这句佛号未来会有什么结果。会有三个结果,你会有国土庄严、身心安乐、出世解脱。你念这句佛号,你今生的“他力门”,当下有十二种加持力,就是你现世可以得到的。后面有三十一个功德是来生得到的。这个就刚好是印光大师的判教。也就是说,你念这句佛号,有四十八种力量在帮助你,这个就是我们心力跟佛力的一个相互关系。
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慈悲!法藏菩萨是在什么样的菩萨阶位立定誓愿而思惟五劫成就四十八愿?
【师父答疑】其实我当初在准备这个功课的时候,我也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我找了很多很多的注解,都没找到,好像祖师大德都没有为法藏菩萨来判定他的阶位。不过我们可以从一段经文当中知道一个消息。这怎么知道呢?你看这个“请佛证明”。
法藏菩萨是在听闻佛法以后发了誓愿,那这个地方到底他是在凡位的时候发,还是在圣位的时候发,其实看不太出来。但是到这个“请佛证明”的时候,他说,这个时候“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一亿诸佛刹土, 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这个地方应该是可以看出一些消息。我们一般凡夫位的菩萨发愿,不太可能会惊动佛陀,不太可能。你发了愿以后,会惊动佛陀为你说法,把那个净土现出来,应该都入了正定聚,就是应该初地以上,否则你这个愿不足以惊动佛陀来为你显现国土的。当然这个是我从义判。
从世自在王佛为法藏菩萨现出这么多的国土,这么慎重地开示他“至心精进”,那表示这个菩萨开始要上路了。大乘菩萨的上路就是初地,开始要成熟众生、庄严净土。
【学员提问】修行者对于檀越至诚供养,他们为了修福报,减少妻儿的受用;而身为僧众要接受供养,怕自身无德行而又不能不接受,应如何办才好?
【师父答疑】我想我们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其实你出了家以后,你扮演的角色就是这个角色,你就是三宝,这个是你不能够逃避的责任。就是说,今天不是说你接不接受,你一定要接受。你可以把它转到三宝,转到常住,转给需要的众生,但是你身为三宝没有不接受的理由,特别菩萨戒是讲得很清楚。
那当然,我们今天的回馈就是什么样呢?你供养我,我把功德回向给你, 产生一个良好的互动,这也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是告诉我们,出家众不能经营生产事业的,你一定要接受人家的供养。你以前很有钱,你出了家以后全部舍掉,然后接受人家的供养。佛陀的思考模式是这样子的。你没有不接受别人供养的理由,你没有这个权力了,可以这样讲。
我们今天就是少欲知足。你来供养我们,欸,我们欢喜接受,我成就你的善业,成就你的福德;我把这个多余的东西放到弘护正法,放到住持三宝,我们把功德回向。那变成一个相互的好的互动。佛陀当初的设计是这样子。
我们今天就把四十八愿的缘起跟特色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下一堂课我们就正式的把弥陀四十八愿跟大家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