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佛告宝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缘,为作障碍。何等三十二?

一者、乐声闻乘,(乐声闻乘,不乐大乘)

二者、乐缘觉乘,(乐缘觉乘,不乐大乘)

三者、乐释身故,(乐帝释之身)

四者、乐梵身故,(乐梵天之身)

五者、乐为世乐受持禁戒,(为了获得世间的快乐而受戒、持戒)

六者、乐修一善,(只修一种善法,而非众善奉行)

七者、常怀嫉妒,(常怀嫉妒之心)

八者、多财贪著悭吝,(贪著财富,悭吝不肯布施)

九者、不乐劝化众生令修善法,(不喜欢劝化大众修习善法)

十者、心憍慢故,(心怀憍慢)

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不志求无上菩提)

十二者、畏菩提心故,(不敢发菩提心)

十三者、于一法中生著心故,(于一个法门生起执着心,不修学其他法门)

十四者、不善思惟故,(不善于思维)

十五者、不能亲近师长和尚善知识故,(不能亲近师长、和尚、善知识)

十六者、诽谤余部故,(诽谤其他经典、法门)

十七者、不能净于身口意业故,(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十八者、不能护持无上法故,(不能护持无上正法)

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说故,(吝啬自己学到的佛法,不肯为他人讲说)

二十者、少解法义生大慢故,(稍稍了解一点法义,就生起大憍慢心)

二十一者、远离四摄故,(远离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师同学故,(不能恭敬同修)

二十三者、不乐念于六波罗蜜故,(不乐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波罗蜜)

二十四者、远离三聚故,(远离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二十五者、不发愿故,(不发成佛度众的大愿)

二十六者、少善根故,(善根微少)

二十七者、倒解义故,(颠倒错解法义)

二十八者、不叹三宝故,(不赞叹佛法僧三宝)

二十九者、诽谤大乘菩提事故,(诽谤大乘佛法)

三十者、自不解义诽他说故,(自己不理解法义,反而诽谤他人所说的正法)

三十一者、不觉了知诸魔事故,(不能觉悟了知各种魔事)

三十二者、乐生死故。(乐于沉沦生死轮回之中,不愿出离)

是名三十二事,障碍大乘,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宝女!如是障碍其事无量,我于今者但略说耳!

大乘所有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如是;

亦如涅槃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无量;

如生死过无量无边,即是大乘之障碍也。

宝女!若有人能远离如是无量恶法,当知是人即得大乘。

宝女!若有菩萨能得净心,是人即能获得大乘。”

“世尊,众生云何速得成就无上大乘?”

“宝女,有三十二事,众生修集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

一者、众生不请而往亲附;(当机缘成熟时,即使众生未请,自己也会前往为其说法)

二者、见他福德不生妒心;(看到他人有大福德、大福报,不生起嫉妒之心)

三者、至心修集无量善根;(至心修集无量善根)

四者、营他事业不生愁恼;(为他人办事,不生忧愁苦恼)

五者、至心不浊身口业净;(身、语、意三业清净)

六者、不为利养改四威仪;(不为了利养而改变行、住、坐、卧四威仪)

七者、如说而住;(如说修行,持戒、精进等)

八者、于诸众生其心清净;(对众生保持清净心,不生贪嗔痴心)

九者、终不放舍菩提之心;(终不舍弃菩提心)

十者、清净庄严檀波罗蜜;(清净庄严布施波罗蜜)

十一者、清净尸波罗蜜,怜愍毁禁故;(清净持戒波罗蜜,不毁禁戒)

十二者、净忍波罗蜜,不惜身命故;(清净忍辱波罗蜜,不惜身命)

十三者、净精进波罗蜜,得十力无畏故;(清净精进波罗蜜,为得佛十力、四无畏)

十四者、净禅波罗蜜,远离烦恼故;(清净禅定波罗蜜,远离烦恼)

十五者、净般若波罗蜜,除烦恼习故;(清净般若波罗蜜,去除烦恼习气)

十六者、修勇健定,坏诸魔业故;(修习勇健定,坏诸魔业)

十七者、至心度脱诸众生故;(至心度脱一切众生)

十八者、修四摄故;(修习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十九者、心平等故;(心平等)

二十者、不舍一切诸众生故;(不舍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

二十一者、知恩报故;(知恩报恩)

二十二者、护持正法故;(护持正法)

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精进修习三十七助道法)

二十四者、于诸善法无厌足故;(修学种种善法,心无厌足)

二十五者、破憍慢故;(破除憍慢之心)

二十六者、供养三宝故;(供养佛法僧三宝)

二十七者、于一切法不生诤故;(于一切法不生烦恼)

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缘故;(善解甚深十二因缘法)

二十九者、具七财故;(具足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

三十者、于一切法得自在故;(于一切法得自在)

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修习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尽六神通)

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修习禅定、智慧)

是名三十二众生修集疾得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