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我们讲到,乙一、八种发心。

佛法在解读人生,佛陀主要是讲到一种观念,就是诸法因缘生,佛陀是用因缘的角度来解读这错综复杂的人生。那么因缘,我们看经典里面佛陀讲因缘的时候,祂是分成两部分来说明的:第一个从空间上来说,因缘有内外的差别。什么叫外因缘呢?就是我们多生多劫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比方说你会长得什么样子,比方说你会从事什么工作,比方说你的家庭有什么样的成员,那么这个果报,它是很多生、很多生的业力的成熟表现出来的,这个外在的因缘是无解的。所以你看佛陀只有讲一句话就讲完了,我们对于外在的因缘,佛陀是怎么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地方只有一个方法有解,就是放下、认命,其它都无解,因为它不是一生,它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众生最大的盲点就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于没有答案的地方,然后纠缠不清,结果把今生都浪费掉了。我们凡夫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太重视外在因缘,其实这是树的水果,你要吃就吃,不吃走就好了,你可以不受,你可以轻轻地走过去,你要吃下去,问题就复杂了。所以佛陀对于外在的因缘,佛陀劝我们的,你看佛陀的态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认命了。

那么另外一块是内在的因缘,它不是水果,它是无量无边的种子,这个要小心了。就是我们内心的心念,我们的思想,这一块是我们该经营的。其实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须把精神体力放在经营内因缘,而不是经营外因缘。因为外因缘我刚刚讲过,是无解的,无解;那么内因缘,我们看我们一念的思想,佛陀在解释内因缘,祂解释得很详细,大方向它分成三块:第一个,过去的因缘;第二个现在的因缘;第三个未来的因缘。所谓的现在,当然跟过去有关,它也就跟未来有关,所以佛陀祂讲这个内因缘,祂用水流思想,说什么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呢?人生就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祂从水流的思想,我们得到了两个观察:第一个我们把这个水流切开来,我们往过去看,你要知道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往未来看,你将往哪里而去?

所以佛教主要是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你的过去所留下来的痕迹 ,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从第一谛来看,从根本义来看,我们从空性而来,人生没有开始,如果有开始的话,你就不能改变,因为它缘生嘛,它怎么会有开始呢?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开始,那这一块我们不谈第一谛的问题。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可以从现在的结果来推论你从什么地方来。比方说你今生富贵,你过去生从布施心而来,你今生富贵,我们可以推论你过去生的心经常生起布施的念头,佛法是这个意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在的世界创造出来的,所以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是你的心念创造出来;如果你今生很庄严,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你前生的心态,你忍辱的心活动力很强,庄严从忍辱中来。

所以我们从你今生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知道你前生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打什么妄想,因为你的妄想都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所以我们今生除了去承受果报外,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从果报当中会得到反省,因为你既然是现在我们一定要面对我们的过去,不管你是不是喜欢你的过去,但是你要承当你过去所留下来的功能,我们对过去只有概括承受了,所以我们现在无量劫来在三界里面,一直打转,一直打转,我们心中留下了两种东西,第一个是无穷的宝藏,第二个是很多很多的地雷,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现在都是这样,现在你怎么办?

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殊胜的功能,会创造很多的珍宝快乐,比方说,你有布施的思想,比方说你有持戒的思想,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弱点都有盲点,比方说你脾气不好,比方说你没有耐性等等,那我们现在要承当过去生命当中的经验所留下的思想。所以这个思想有好的,比方说宝藏,也有地雷,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从现在我们可以推论我们过去大概都做些什么事打些什么妄想,你如果你平时在观照你的心,你大概知道你过去是怎么回事儿,大概也就知道了,这是我们可以从现在进入到内心的世界看到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大概八九不离十了。

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将往哪里而去?我们继承过去的思想,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选择保持原状,反正人生就这么回事,一天过一天,那你来生还是这样,因为你没有创造改变的因缘,它就不可能改变,就像水流,这水流它走到现在,你不改变它就继续走下去呗;第二个你选择改变,你相信过去不等于未来,那你今生将对你的生命做出重大的贡献。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你也只有得到人身你才有机会改变,如果你是三恶道,你变成一只蚂蚁,你想改变都没有机会了,因为你条件不具足。所以我们从无量的生命当中,我们现在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现在是我们改变的时候,是改变的时候到了,问题是你是不是得到正确的方法,不是说你一直拜佛就可以改变的,不是的,拜佛那是消业障,但是思想的调整那是智慧的层次了,思想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不能替你改变了,佛陀可以帮我们消业障增福报,但是思想的工作只有自己做。

所以当你觉得说,过去生的你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思想,你对过去的你觉得不是很满意,你想改变的时候,那么这个就是你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了,你应该怎么去改变、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你,你必须从思想上去改变,你外在的因缘,我再讲一次人生无解,人生无解,人生如果有解的话,佛陀不会叫我们厌离娑婆了,如果人生有解的话,那留在娑婆世界解答就好了,所以人生是无解,这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它这个大火燃烧了,你没有一个地方是安稳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人生的答案在哪里呢?在里面,里面有很多的宝藏,有很多的地雷,但是如果你有正确的方法,你是可以把地雷拔掉的,你是可以把宝藏开展出来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是学习这个方法。

在整个菩提心当中,我们前面先了解自己,就是说你现在继承的过去的你,我们要去改变自己之前先了解自己,你过去生到底留下了什么东西给你,你现在学佛你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来学佛这很重要,你用邪恶的心,你用正确的心,你用虚伪的心,你用真实的心,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改变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务实的了解自己,你现在的心态是什么?当然这个心态是过去的你留下来的痕迹,至于要怎么改变,我们下一个章节再说。

那么从经典上经论上的记载,我们每一个人在修学佛法,每天做早晚功课,持咒拜佛,我们用八种思想在修学,前面讲到的四种,现在我们看小跟大,我们先把这一段文念一遍,请合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这个小跟大这两个都不简单,他们的思想水平,都已经超越了世俗的五欲的思想,他们都相对清净了,这种人虽然烦恼没有断,但是他的觉悟的程度,已经看到三界的过失,他也看到了涅槃的功德,所以说这两种人都是相当清净的,但是这个小是什么?这小乘人是怎么回事?

小乘人他在观真理的时候,佛法的真理有四个:苦集灭道。他对苦谛有很深刻的体验,这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他的生命经验给他很多痛苦,这第一种可能,他从小到大受尽了折磨,他对苦谛有深刻的体验,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所亲近的善知识给他苦谛很深刻的教化,他整天熏习苦谛的思想,养成一种相对悲观的思想,不管他是从生命经验中得来也好,他从教理学来也好,总之他对人生是比较悲观的。所以声闻人是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大乘佛法是认为人生是不决定的,诸法无自性,如果你操作错误,人生充满了障碍,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满了宝藏。所以大乘佛法对人生,是认为不决定的,但是声闻人认为人生是完全没有价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谛所影响。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心态?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认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轮回,就像怨家一样的可恶、可怕!所以他只有一种心情,想办法早一天离开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顾不得别人了,他不是不发心,他实在是被苦谛、对痛苦有太深刻的认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发心,名之为小。这种人有极度的厌离心,在他的生命当中他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价值可言的。

大乘人,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负的,他不像凡夫那么乐观。凡夫的乐观是盲目的乐观,凡夫认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就跳进去追求弄得伤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的排斥;大乘人对人生是相对中道,他心中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大小乘,我们先不谈出离心或大悲心这一块,我们来谈空正见这一块,就是见地这一块,先不谈发心先谈见地。

你看小乘人,在《法华经》上说,他观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观一切法空,这没有什么两样,每一个人要解脱,三乘共坐解脱床,你要从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观一切法空,你只有无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执取你就被抓住了。那么观一切法空,为什么两个都观一切法空,怎么结果不一样呢?

小乘人的空他不带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带相观空,这个地方不一样,他不否定相。不否定相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智增上的菩萨,带佛陀的相状来观空,他对佛陀的功德深深好乐,这种人大部份时间会做很多的定课,他观一切法空但是它不障碍对佛道的追求,他带着佛道的功德相来观空,所以他有好乐,他会拜八十八佛,放蒙山,持戒庄严,他会把很多相做得很好,他得果报的时候特别庄严。

你看忏公师父就是这样的,贵气,他特别庄严,他老人家依正二报特别庄严,这个事出必有因了。你看阿罗汉他成就解脱以后,他的身心世界看起来就很平凡,菩萨祂肯定是挂璎珞,各种珍宝庄严,因为祂因地带有庄严的相,祂得果报的时候祂有这个庄严,这个是智增上菩萨,带着佛菩萨的功德相来观空;第二个是观众生的苦恼相来观空,悲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来生受的福报很大,而且人缘非常好,他广泛的放生、布施广结善缘,来生谁看到他都欢喜,所以小乘人他的空他不带相,所以他这个解脱是素法身。

所以你看阿罗汉尊者,你看他到法华会上的时候,佛陀开始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小乘人就觉得很奇怪,舍利弗尊者就问佛陀,就大胆的问佛陀说:佛陀,你老人家当初叫我们观空,在般若会上你也叫大乘的菩萨观空,我们都听到了,我们遵守你的教法观空,但是我们现在我们什么波罗蜜都没有,就只能够静静的待在深山,观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但是你看文殊普贤,祂也观一切法空,祂得到解脱的时候,祂为什么能够坐千叶宝莲、千百亿化身形成种种的妙乐呢?

为什么我们两个,既然佛陀你说空是一空无二空,三乘共坐解脱床,为什么我们的遭遇是如此的不堪?菩萨观一切法空的最后是万德庄严?他问佛陀为什么?佛陀说这不能怪我,佛陀说因为你们的根机就这样子了,佛陀说你这个山草,这个草太小了,我给你的水再多你也吸收不了。佛陀说我的目的我也希望把圆满的思想给你,但是你的根机太差,你吸收不了,所以我只好一佛乘分别说三,后来讲到阿罗汉都觉得很不好意思,然后忏悔,回小向大。

所以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等到了你成功以后,你再来羡慕说,唉呀,我隔壁那个当初听经的时候,他在我隔壁也不怎么样,为什么我们成就以后我什么都没有,他那么庄严?是你的因地没有准备好,所以你读完《法华经》你会觉得,既然你想改变,很多事情你一次就把它做好,你不要搞成阿罗汉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然后你羡慕别人说,为什么他有我没有,然后再来回小向大,这不是这样子,你今天你学错了东西。

所以阿罗汉回小向大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养成了很长时间的习惯,所以你看,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钢琴大师他钢琴教得非常好,有两个学生来跟他学,第一个说你学过钢琴没有?说没有,收你一百块;第二个说你学过钢琴没有?说学过,收你二百块。因为我要花加倍的时间来调整你的错误,你养成习惯了呗。

你阿罗汉,你如果说:唉呀,我先成就解脱我再来发菩提心,我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来完成,你以后会后悔,你肯定后悔,你把《法华经》读完你就知道了,你宁可走得慢,你最好高速公路一次就走对,一上去就是直趋大乘了,你可以慢慢走,你不要在那个小路走了半天,又弄过来,你跟自己障碍,所以我们观一切法空,让自己减少很多的烦恼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忘了,要带相观空。所以菩萨要无住生心,所以你看《金刚经》警告菩萨,观一切法空不能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我在台湾看到很多人他的苦恼很严重,他用空观来调伏烦恼,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否定相状,你极度的否定佛的功德相,你极度的否定众生相,你以后成就解脱的时候你就什么都没有了,素法身,没有庄严。

所以在因地发心的时候就是说,我们可以量力而为,我们可以不要马上采取行动,我们先把自己的痛苦解决,这个都可以理解,修行是可以次第的,但是你不能把相状完全拿掉,不可以这样子,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大小乘的发心,小乘的观一切法空他不带相,所以他到最后在庄严这一块就相对薄弱了。

我们看下一段的偏跟圆,这两个都是大乘,请合掌: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那么偏跟圆,这两个人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都带相,都带有相状,都带有佛道的相状,都带有众生的相状,所以他才能够产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个菩提愿,但是这两个愿还不太一样,一个是心外求法,心外有众生可度,心外有佛道可成,那么所修的功德念念执着不忘,我执法执也是没有消除,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这个偏的发心一般来说,悲心重,但智慧的观照相对薄弱。一个人会攀缘外相的话就表示你智慧薄弱、情感重,这个地方当然它后面会讲到,一个人喜欢攀缘外相,你就容易受伤,你的菩提心相对容易受到伤害,你就比较容易退转。你看两个人修大乘佛法,遇到同样的境界,有些人可以冲过去,有些人冲不过去,这不是忍耐的问题,修行到最后都不是忍耐的问题。

你看菩萨到最后都是智慧的水平,考验你的心理素质,你喜欢执着相你就通不过去了,人生的相状是无解,因为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无量劫来跟众生结的很多的善缘、你无量劫跟众生结的很多的恶缘,你今生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阿赖耶识跳出个什么相状出来,你要执着那也没办法了。

所以我再讲一次,人生无解!你不可能用几十年去解决无量的问题。你看人类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多少有智慧的人定了多少的制度,想要让人生得到快乐,提出很多的看法,人要怎么活,你看到现在有没有答案?没有答案!现在痛苦指数不断增加。理论上来说,我们人应该越活越快乐,因为很多哲学家都提出建言,人要怎么样,要吃什么东西要怎么样过活,几点睡觉比较好,人类的经验累积这么多年,你快乐吗?没有,不见得,所以人生无解,你看到现在那么多有智慧的人出世,那么多的博士也提不出一个解决人类痛苦的问题,其实人生答案是无解!

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这样子而已了。

其实佛法是创造来生,你看佛陀的意思,我们是为来生而活的。有人说佛教很消极,说对一半,佛教对今生是很消极,它对来生很主动积极。现代人刚好相反,现代人对今生很积极,对来生完全放弃,你不经营来生,你就等于放弃了,随业流转。

那么这个偏的人他相对是对相状的执取比较重,所以他的功德就不容易圆满。我们再看圆: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一切法都是一念心性所现的假相,所以一切法都在一念心中,以无所得的心,以毕竟空的心来发愿,以毕竟空的心来修行,以毕竟空的心来证果,亦无毕竟空的相可执着,如此发心,名之为圆。

那么一个是心外求法,一个是向内安住。这个相状跟心性,就是说你是不是会把相会归到心性,这怎么说?这样子讲好了,如果你认为人生是在受用,你以受来面对人生,那你今生的痛苦的时间会比较多,不管你福报多大;如果你把人生当作历练,我不是来受用的,我不受,你可以选择不受,阿赖耶识你有本事把东西丢出来,我第六识我可以选择不受,丢不丢归你,受不受归我,你选择不受,你人生就变成怎样?借假修真,完全不同的心态。

所以,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生命的整个相貌,如果你觉得人生是来受用的,那你的人生就是很不自在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就被业力catch,你跑不掉了。如果你认为人生的果报不管是怎么样的,像《楞严经》说的,顺逆皆方便,人生只是我借事修心的,我借布施的行为来培养我布施的心,我借逆境来培养我的忍辱,我借别人对我的赞美来给我鼓励,那么你这样子讲你只是把人生的顺逆的因缘当做你成就你的一种方便。也就是说人生是自求你内心的提升,自我完善,所谓的借假修真,那就不一样了,这就是圆教了。

所以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圆呢?你现在活在感受当中,你就是偏了;你的人生活在你的愿力、智慧,你认为人生只是一个历练,不管外境是顺或逆,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去尝,营养才均衡。对啊!你一天到晚都在顺境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培养忍辱,人生也不能太苦,你一天到晚都在逆境当中,你很难发慈悲心,真的,人生不要太痛苦了,太痛苦不利于修学大乘。

所以你看《八大人觉经》警告菩萨不能堕入贫穷,贫穷多怨,横结恶缘。这菩萨有菩萨道,你太痛苦的话,谁都看不起你,人家都看不起你,时间久了你也看不起别人,那你就很难修慈悲心。人生最好是一半快乐一半痛苦,最好!

修大乘,从站在大乘角度刚好,太痛苦了会让你太偏激,你可能会过度的厌恶,有可能逼你走上小乘;太快乐了,你可能落入人天乘,当然你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外境给你的顺逆你要把它收起来以后转化成你的道念,你有本事释放你的能量给我,但是我接收以后,释放归你,收了以后我怎么去消化这个相状归我,就是业力我做不了主,但是你业力释放东西以后呢,我要怎么转化成我的道心,这块是我说了算,这是圆教,它能够法法消归心性。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我们的过去,我们不知道我们过去造了什么,也不可能回到过去跟过去的你沟通说:你不要这样子做,你会害死我,来不及了,对不对?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但是你有方法就是说,你有本事释放出来,我怎么去转化它,转逆缘成菩提道,这就是你的本事了,要不然你看经典干什么?增长你的化解障碍的这种能力!

修行不是改变外境,不是说你学佛以后你就没有障碍,不是这个意思。你看释迦牟尼佛功德圆不圆满?祂的家族,你知道释迦牟尼佛家族是什么命运,你知道吗?佛陀在世的时候被整个灭掉,一个家族,释迦族是佛陀在世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被琉璃王灭掉,杀了七天七夜,杀到整条河流全部是血水,佛陀一点办法都没有,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目犍连尊者还不服气,他拿钵去救,他想说留一点种下来,救几个释迦族送到天上去,等到杀完,这些钵全部变成血水。你说佛陀啊,你连你的家族都保护不了。不能这样讲,不能这样讲,人生无解,佛陀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佛陀是觉悟到因缘果报的真理,这个道理不是祂定出来的,是祂觉悟出来的。

所以人生的外在因缘是无解,人生的内心的世界要把握,你只要方向正确了,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你现在还在注意外境,你就是修行还没有上路。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讲到八种发心,我们等于是先了解自己,到底我过去的我留下什么东西给我,我们再作调整。

我们再看下一段,下一段再把这八种发心、菩提心再作一个细分,从它的本质跟作用再作细分,先看四种差别。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就是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那么世俗菩提心是缘事相而发心,胜义菩提心是缘理性而发心。

事相发心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缘人,一个是缘法。缘人是念众生苦而发心,菩萨看到众生痛苦他发心成佛来度化众生;第二个是缘法,念圣教衰,看到佛法的势力慢慢降低了,能够宣扬正法的愈来愈少了,所以菩萨发心。一个是不忍众生苦一个是不愿圣教衰,那么这是事相的发心。

第二个是从理性从真如本性来发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心。我们刚开始是会从事相发心,但是你要把事相会归到心性,后面我们讲到菩提心的退失,会讲到如果你是缘事相发心的,不管你是什么理由——我要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但是你的法住持都是在外相,你就很容易受伤,因为相状是很容易破坏的,尤其到末法时代。

这是从事相发心的一种悲愿,但是到胜义谛的发心就是智慧的层次了。所以我们发心是两块,一个是愿力的问题,你是不是有发愿要做一件事情,第二个智慧的问题,你怎么化解你心中的障碍,面对这么多的业力的考验,菩萨有没有什么功力能够把它消化掉,最好是消化以后要转成你的一种动力,转逆缘成菩提道,这个就是胜义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的发起有两个因缘,第一是你的愿力的问题,你是不是有承当力,你是不是有理想抱负,第二个是你的智慧水平了,所以菩提心是你的愿力跟智慧的结合,誓愿力、观照力两个结合,这个是从本质上来说。

我们再看第二个作用,作用有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基础,四弘誓愿;行菩提心是六度万行。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了一份愿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智慧的观照。比方说布施,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受了菩萨戒你去救助慈善事业,你拿一百美金出来布施,外道或一般的凡夫他也拿出一百块出来布施,你知道会有什么不同的差别吗?

同样的行为,外道的布施,他这个善念是情感性的,他突然间看到众生苦恼,触动他的恻隐之心,他是一时的情绪,所以他布施了,这是善业,那么这种布施呢,他能够在天上可能经过几劫或多少时间,他福报享尽以后他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也就是说善念的布施,当他的善念变成福报的时候,他受用完里面都没有留下痕迹了,就是这个能量释放完了就没有了。

一个菩萨的布施,他也生到天上去,但是福报享尽以后他还有相续的功能,他那个善根、那个布施的心在增长,所以这个想跟思不一样,想是一时的,思是一种愿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的妇女,她有一天中午在煮饭,她把这个饭煮好以后,要把这个饭添到客厅的时候,刚好看到佛陀从窗前走过去,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便这个婆罗门女也是信外道,但是她看到佛陀,她也是有善根,看到佛陀生起恭敬心:这个修行人太庄严了,我一定要布施祂,我一定要供养祂。但是当她用碗盛一碗饭要走出客厅,要到外面去供养佛陀的时候,她看到她先生在客厅坐着,她想这样出去肯定被骂,那怎么办呢?

这个人很有智慧,她没有放弃,她把这米饭泡水,泡完水以后,用布把它榨成汁,米汁,她跟他先生说,这米汁昨天剩下,我拿去倒掉,她就走出客厅,那倒掉就倒呗,她刚拿出去倒,佛陀当然知道她的用意,就把钵伸出去,她就很虔诚的跪下供养佛陀。供养佛陀以后,佛陀跟她咒愿,佛陀说你这个布施,你未来有三十小劫的时间在人间天上享受快乐,最后遇到佛法而证得初果。那么佛陀讲完以后,她的先生在客厅里面听到了,跑出来,他说你这个出家人,你也不能为了这个贪求别人的布施,讲这么大的谎话,她供养你一杯米汁,你就说三十小劫的这么大的福报,福报享完还有剩余的势力遇到佛法还证得初果,谁相信呢?

佛陀就跟那个婆罗门先生说,你看到前面有棵大树,印度以前有很多尼拘陀树,很大,那个树你一个人抱都抱不起来。祂说这棵树是不是很大,佛陀说是不是很大,那个婆罗门说是很大,祂说你知不知道这棵树是怎么来的吗?它的种子啊就像芝麻这么大,它这个种子在泥土里面不断的酝酿,它一开始种子这么小,它的结果这么大,你看到种子的时候你会想像它的结果结得这么大吗?想不出来!那么佛陀就说,她是以愿力来布施的。

大家注意,布施有两种,一种是一时的兴趣,一种是坚定的愿力,这个就不一样。什么叫诸法因缘生,诸位知道吗?就是你做这件事,什么叫因缘?你的过程很重要,你用什么心态来做事很重要,心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你做这件事可做可不做,以一时的情感去做,这是一种情况,这种能量带你到了西方去一下就用完了。你做这件事情,我非做不可,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你在做的过程当中有一种坚定的愿力,它不一样了。所以宗教士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慈善家是一念的好心,宗教却是把它当作使命,结果不一样。你看我们花很多时间来讲菩提心,讲发愿,就是这个过程太重要,你用什么过程来完成这件事情,影响你后面很重要的结果。

好,那么我们讲到愿菩提心,也就是说这个菩提心一定要先发愿,然后才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