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知识文章(第3页)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居士。这里虽然说清信士法...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少佛学辞典对清信女都解释为受...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上铸有这样的铭文:闻钟声,烦...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 弟...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最殊胜的法会。全名是[法界...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兰人奥尔科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养;是故,此八物甚为尊贵殊胜...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其实牛头马面来自佛教经典,...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不死的吗?如果不是,寿命又是...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这种时间的概念用...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应化...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是护法,保护这个...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也很复杂。 法名: 从出家...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
如来有十种力量,具足十种力。 (一)处非处智力: 他知道一切事物哪个是合乎道理...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在归依前,应必须先了解...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从佛陀的大悲心出发,是没有...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后求生天堂是永生之处;又有宗教祈求身后回归天道的。种种的...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故。昔日目犍连尊者,为求亡母脱离饿鬼之苦,佛陀告之于 七...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佛陀最通用的尊号有十一种,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因此才会被各种商贩钻空子利用。所以一...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的略称。又称正像末三时或三时。亦即将佛法住世之时期...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足戒,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正如《多...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姿又称涅槃像,表示福慧圆满、动静一如。所谓圆满,就是了生...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孔,有如获足,热火满中,焚烧其身。前世受人雇用,作杀...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载,悉达多太子发心,以利剑自剃须...「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 贪: 是一种染著的心...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来说空的道理,是要令众生破迷启悟,是转凡入圣的关键...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前,他是一个中阴身的地位。 什么叫中阴身?简单的说,就是...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失礼。其实,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错,法...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多卷、字数达三亿之多。现列举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内,都供奉有弥勒菩萨的坐像...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呼有很多,用于各种场合和仪式之中,如战场、殿堂、庙宇、舞...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感觉很好奇。有人就问我说:师...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 净土名号:色究竟土 所转烦...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十宗,甚至数宗数派,大圣佛陀观机逗教,什么根机说什么法,...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佛门敲钟的含义

受八关斋戒法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什么是水陆法会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教教旗的缘起与象征意义
佛的「四辩八音」

佛教的「八吉祥」

佛教的二十诸天

比丘十八物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天人的寿命

理解劫运的概念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义
佛教基本理论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何为四大皆空

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佛教法器简介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三宝的分类

佛教的十善业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出家人的三衣

应如何称呼出家人

何谓「四大皆空」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佛教法器的种类
六道轮回的概况
如何供养出家人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佛陀十号的详解
三藏十二部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藏传佛教的吉祥八宝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沙弥的十戒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什么是居士
什么是阿修罗
什么是禅七
正法、像法、末法
皈依是什么意义
何谓「供养」
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何谓烦恼
涅槃的含义
空与有
无常的含义
八正道
业力
四大五蕴
四圣谛
佛教的真理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何谓佛度「有缘人」
三十六种饿鬼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悲」的三种含义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贪、嗔、痴
「空」的含义
何谓「中阴身」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闭关的意义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十八罗汉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大乘八宗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木鱼的由来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