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佛陀把妄想作一个总结说:我不是说一定要你执着这个“缘影之心”它不是心的其中一个作用。它也是一个作用,只是它不是你本来面目,它只是一时的作用。其实它也是一个心,是心的一个生灭的作用。在你的内心当中,你要微细地加以揣摩观照:假设你离开了外在的六尘的境界,你这一念明了的心还在,离开了六尘还有它的一个明了性,这个就是你的真心,它不随境生灭的。

像印光大师说的,全世界的人都不念佛,全世界的人都毁谤净土,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往生,我照样念佛,我照样求生净土。可以看得出来,印光大师依止真心在修行,因为他的心跟外境没有关系,他是依内心的真如本性所发动的愿望在修行。这个就是真心了,这种心是成佛的根本。

假设你现前这个明了的心,离开了外在的六尘就不存在了,就没有自体了,那个就是前尘虚妄的想象,经过分别所产生的影像,叫缘影之心。这个心有什么过失呢?因为外在的六尘它是变化的,六尘变灭的时候,这一念心就形同龟毛兔角。你用这一念心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而出家,假设佛陀三十二相变坏了,你这一念心也像龟毛兔角消失了。那么谁去成就法身呢?谁去成就无生法忍呢?

你这一念心既然随境而生灭,那么你这一念心就断灭了,随境而消失,随境而断灭。谁能够成就无生法忍呢?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跟大众“默然自失”。什么叫默然自失?他知道妄想不是真心,但是真心在哪里还不知道。就是说,我过去都是用妄想,您现在把我妄想破坏了,但是您还没有给我一个真实的东西,所以他有一个失落感,因为毕竟跟妄想太久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刚出家的禅师,他在参禅的时候就感到很寂寞,因为在世俗的时候很热闹。他就去请示他的师父,一个老和尚,就跟他师父顶礼说:“师父啊,我在打坐的时候,心感到寂寞,怎么办?”他师父就讲一个偈颂说:寂寞僧家事,喧哗世俗心。长遭儿女累,莫厌水云深。但乐西来意,尘劳久自沉。他说:寂寞是僧家事,出家人本来就是寂寞——但是他的寂寞跟世俗的寂寞还不太一样,我们待会再说明。出家的人心是安住在寂寞的。

喧哗是世俗的心,你热热闹闹向外攀缘这个是世俗的境界。这种世俗心有什么缺点呢?长遭儿女累,你要经常遭遇到生儿育女这种尘劳的牵累。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莫厌水云深。你一个修行人你不要厌恶水和云——深山里面有水啊,有白云啊。我们在深山寂静当中应该怎么办呢?但乐西来意,你的心要回光返照你的清净本性。尘劳久自沉,你的尘劳慢慢就消灭掉。这个“西来意”就是,我们要观照我们这一念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有我们的佛性作伴,怎么会寂寞呢?

我看到过去有一本书,有一个印度的王子,他很有钱,因为身体有病痛,就到喜马拉雅山去拜访这个修学大师。印度王子他当然是一个攀缘心,世俗人都是攀缘外境。他第一件事问这个大师说:“大师啊,我看你很寂寞,一个人在这边住几十年。”大师说:“是啊,我现在很寂寞,是因为你来以后,我才寂寞的。你没有来之前我的心跟我的真如本性相处得很好,一点都不寂寞。你一来,我从本性出来,我就感到寂寞。”

阿难尊者的怅然若失,就是他还没有找到真如本性,所以他感到寂寞。其实我们内心当中,你只要强迫自己去观照你的真如本性,观久了,向内安住,你会觉得你心中别有一番天地。这个地方说明阿难尊者这种怅然若失的心情:因为他习惯性向外攀缘,现在把他攀缘心给破了,他感到一种寂寞,感到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