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丽大藏经》续入藏撰述,第1530部,《慈悲道场忏法》原藏影印本校正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
佛弟子文库 > 佛经(大藏经) > 佛经注音版本 > 正文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序 羯磨者。乃如来金口亲宣之法也。所谓僧法。对首。心念而已。总则唯此三门。广有一百八十四种。念其力。则能浣染为...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行者西向治室,称阿弥陀佛出入。入时,想云。) (佛告舍利弗。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楞严咒修持仪轨...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说了本生死经...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法集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普皆严洁,清净无垢,诸佛如来...净土生无生论 幽溪沙门传灯撰 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觉大导师,所说安养大乘经,了义了义至圆顿。妙德普贤观自在,...佛说贤首经一卷 西秦沙门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坐处。尔时,都大会诸菩萨弥勒菩萨等,比丘、比丘...佛说咒齿经...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佛说太子慕魄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 时,佛语诸比丘:「我身宿命为...佛说古来世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合部金光明经序 《金光明经》者,教穷满字,金鼓击于梦中,理极真空,宝塔踊于地上;三身果备,酬昔报之无亏;十地因...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华严策林 右唐贤首国师述 夫华严宗旨。其义不一。究其了说。总明因果二门。因即普贤行愿。果即舍那业用。此诸界为体...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萨戒》的六增上戒来的,菩萨有十条戒,都是伤害菩提心,杀盗淫...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个...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在积集求生净土的资粮? 净界法师答: 因...在您的印象中,也许屠宰场只是一个把动物变成肉的地方,但是如果您有机会到这个人间地狱去走一趟,您可能会大惊失色...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会努力地学习,为什么要辛苦地工...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帮...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 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生...
一般的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有点发烧啦,有点疼痛啦,有点不舒服啦,就赶紧要去医院排成长龙。他在这儿排,好...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家就养奶牛,听妈妈说我们家以前还卖过貂,后来开始卖驴肉,都...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
【经文和注音仅供参考】
上篇:【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 下篇:【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百喻经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音版】药师佛圣诞祝仪
羯磨仪式
晚课(暮时课诵)
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
【注音版】楞严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了本生死经
【注音版】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法集经
净土生无生论
佛说贤首经
【注音版】佛说咒齿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佛说太子慕魄经
佛说古来世时经
合部金光明经
【注音版】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
华严策林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亲历动物屠宰现场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