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弟子文库 > 佛经(大藏经) > 佛经注音版本 > 正文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平兴寺佛事仪轨》祭灶仪规 1、净水赞 杨枝净水 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除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卷上(一名不空羂索教法密言) 师子国三藏阿目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中。与诸...一、供养咒 (早午):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极乐世界...准提咒持诵仪轨...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佛说咒目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中阴经卷上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迦毗罗婆兜双树北四十九步耶维处...唐梵飜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炖煌出 S. 700])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 梵本般若多心经者...佛说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佛说五大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说九横经...《疏钞》既出,有不惬者,致辞诘难。其可从者,忻然从之。不可从者,一一辩正。太无紧要,则置弗录。研几析理,不得...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卷上 曹魏代失译人名 东方去是百千万亿江河沙诸佛土,解君世界宝光月殿妙尊音王如来。东...消灾延寿药师忏法卷上 熏修药师忏仪 严净坛场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慧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杂宝藏经卷第一(有九缘)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十奢王缘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弃老国缘 佛于...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发生一个新...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我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种,离开三界是从无常...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上午9时许,后皮箱满载《净土》杂志等东林祖庭印制的净宗法宝...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标,不断前进,看万物,穷千里。你看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是怀有宏...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透过身体、情绪警告我们。引发压...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宏海法师答: 这一问题自...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位...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心。在座诸位!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不要认为你有...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逃犯在一个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摊上的桔子...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意思是和别人结缘,不论是自己的财产、时间、智慧、技能,甚至...
【注音版】诵经起诵仪
【经文和注音仅供参考】
上篇:【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 下篇:【注音版】诵经结诵仪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正法念处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祭灶仪规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圣诞祝仪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二时临斋仪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注音版】佛说咒目经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中阴经
梵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治意经
佛说五大施经
【注音版】佛说九横经
阿弥陀经疏钞问辩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慈悲药师宝忏
杂宝藏经
【推荐】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看远、看透、看淡

不要逃避压力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