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惜福知足文章(第2页)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女儿卖到烟花场中赚钱,或是有...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

清点你的财物

《清点你的财物》作者叫黄云。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还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这一...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没有...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难免会有人送礼,当别人来送...

当思来处不易

释尊在世时,有一名弟子对于信施供养的衣服,才穿了两三天,就任其污秽破损;吃饭的...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最好的光景用在非常枝叶的问题上。很多父母为他的子女花很多...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女孩,虽没有华丽的衣服衬托,却以最庄严、最美丽的表情微笑,活出...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一定会回答:我每天都吃得很好...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佛陀劝之道:...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

无益的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是令人不得解脱的根源,惟有以...

换取一时的荣华富贵,你认为值得吗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东西,一一写明该送的人。她说...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 大安...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

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虔诚的佛教信徒。...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带孩子到哪儿去玩呢?结果,他...

中了二只箭

法国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长大后嫁给一个公务员,对她的家庭而言,这已经...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

小人心行 现生折福折寿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来保存自己的诸恶莫作...

凡是经过你的手的,都是你的福报

有次,师父叫我打印,师父看了A4打印纸,说,这个纸张太厚了,太浪费了。师父对这...

舍多就少---做人的智慧

舍多就少---等到真能悟出了,代表着智慧已达巅峰,但等到真能悟出也该是衰老时。...

什么是念佛的最好时节

朋友讲了他亲属的一件事,他的亲属在单位突发脑溢血,单位和医院坚持必须家属到场才...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能认识你,...

消费与惜福

消费这个词里的消有灭的意思,费有福的意思。人们每时每刻都要消费,消费金钱、资源、时间、人生、青春、爱等等,...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他就减少很多造恶业的心理;他贪求无厌,就没有办法减少。...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

幸福常驻心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其师五祖法演曾谓之曰:住持此院,...

不流汗的运动

朋友约我到大饭店的俱乐部去做健身的运动。 健身房里是一架庞大的机器,结构十分复杂,朋友为我解说那机器各有不...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身体若稍受风寒,或热度太高即不调和,这是由物质、身体而...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时大家多半睡眼惺忪,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受而渐入奢华,也导致全球天灾频仍。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反扑,...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求的同时要知足。 02、知足是建立在追求的上头。追求得...

福从俭中来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人的生命。人有了正智、净智,生活一定非常的踏实与丰富,生...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譬如财富是我的,我不拿出来与人分享,幸福是我的,我也不拿...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

低碳生活小贴士

1.使用传统的真空瓶胆的保温瓶,不用电热饮水机;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看电视时降低照明亮度; 2.用完电脑、...

富裕国家的节俭美德

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被世代传承着。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一...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且举出许多西哲的谚语来诠释「爱」为何物,例如:莎士比亚说...

如何让生命中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一个佛友对我说她的困惑,因为收入有限,当布施或者供养的时候,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囊中羞...

用清净心创造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一项是贫穷,一项是垃圾。 欲念无穷是心贫 贫穷跟随着垃...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说的,这个宇宙的观念有多大呢?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对治欲望

如何才能对治欲望?佛陀告诉我们: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

每个人都应要有惜福的心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都应该要有一颗惜福的心。要知道福不能享尽,福如果享尽了,...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眼前所见,无论超商、市场或米店,都是物资丰富,所以感受不...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道之不仁哉,实吾人历劫以及现生之恶业所感召耳。断无有无因...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越糟糕的交通状况、商场里拥挤的人群、银行里的长队、工作太...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

纯金的罗汉

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

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盲人来说,...

福不可以享到尽头

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生活越来越奢侈浪费,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诸位必须明白我...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大差异在于挥霍两字;有钱的人更容易变成钱奴,或者挥霍家,...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福报,求慧能增长智慧。你们看世上的人,有种种不同的环境,...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果,一筐是刚刚成熟的,还可以储存一段时间;一筐是已经完全...

懂得知足

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失的三分:真蠢啊,这么简单,太不应该了。 我也随声附和:...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不但不随喜赞叹还泼冷水。有此小心眼,一切善功德皆不能成就...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好运用,不要乱花,不要贪得无厌,如果没有财产,就应当凭自...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背着大包小包的衣物旅行,不禁想到:这些愚人,把精力全放在...

知足

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显现告诉他:我决定应许你三个愿望,但是就此结束,以后不要...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两坪大,空间非常的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事已经淡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她的两件事:一是她过世时十分...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

你只有一个胃

每年的6月24日,股神巴菲特都要吃上一顿天价午餐。此顿午餐的报价为数百万美元!这一胀爆眼球的盛事,理所当然...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爱惜身命、忠于国家

各位有为的青年,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伟大的人、出类拔萃的人、不同凡响的人,要自己勤学苦干向这世界来进...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别人的心,如此自利利他,自然就能走上圆满的道路。我常说:...

波斯匿王减肥记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于一旁, 由于身材过于肥胖,短短的路程就满身大汗且气喘如...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冲凉。 奉命提水来的弟子,将洗澡水中和了,顺手...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转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烦恼;世间诸法尽皆无常,若能净心...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

圣严法师《请客不小气也不浪费》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慷慨,例如请客的时候,明明准备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却一定...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往往有好几个,而且连接来上好几天,一直要到年三十的夜晚...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却十分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