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1623)明代僧。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受禅法。以慕清凉澄观之为人,自字澄印。万历元年(1573)游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取此为号。历住青州(山东)海印寺、曹溪宝林寺等,宣扬禅宗。倡导念佛与看话头(禅宗之古则公案)双修。熹宗天启三年十月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与袾宏、真可、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著述宏富,有楞严经通议十卷、观楞伽经记八卷、法华经通义七卷等行世。弟子福善、通炯等汇编其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集(又作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另有其自着之年谱二卷。[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三、五灯严统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净土圣贤录卷五](参阅“德清”6013) p62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四十八卷。明末天台宗蕅益智旭(1599~1655)着。收于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三册。本书将大藏经所收一七七三部之佛典...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界名)色界之初禅有三天,第二名梵辅天,大梵天之辅相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辅翼故。...即以头顶触礼佛足;用以表示身心上之绝对皈依。又作顶礼、接足作礼、头面礼足、稽首礼足、顶礼双足。释门归敬仪卷下...(术语)称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八叶位。义释十一曰:头为内胎。...知解和修行,相辅相成,互相照应。...子题:不学之罪先起故顿、无知之罪后生故渐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不学无知,相对解渐顿。 不学之罪先起[ 故顿]...(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四种想】 p0403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想,为先戏论缚。一、于小欲中想为先戏论缚,二、于大色中想为先戏论...乃七重行道树,为极乐世界之宝树。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六下):“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术语)恩爱之系缚。仁王经下曰:无明爱缚。同良贲疏曰:爱与无明,自缠缚故。...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今天和大家讲清净心。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又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要...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瓷像给娘家。我把观世音菩萨请在一间清净的房里,从那时开始...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如果把佛法当做学术来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百丈禅师修道。在百丈禅师门下,他仅仅是为僧众做饭的典座。多...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
憨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廨院主 | 下篇:憺怕 |
(图像)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
阅藏知津
四相
梵辅天
礼足
内胎
解行相应
不学无知二罪对明
布教
四种想
七重行树
爱缚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智谕法师:清净心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人生的十个好习惯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