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法眼文益撰。全称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又称大智藏大导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辑录法眼宗之祖法眼文益先后于所住持之崇寿院、报恩禅院、清凉禅院等三大道场之上堂、示众、问答、机缘、举古、代古、偈颂等之语录;从其法语,法眼对学人恳切提撕之家风,跃然纸上,而少有临济宗之棒喝机法。从祖庭事苑卷六所载之语释,可知本书乃宋代时所记录者,至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由语风圆信(雪峤圆信)、郭凝之二人所编纂之“五家语录”,乃将本书编为该书之第五部分。又本书末尾附有密云圆悟与语风圆信所撰之五家语录之序文。 p33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系中论卷一所用以推证诸法不生不可得之四句。即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等四句推捡有为法,以证诸法之不生不可得之...(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月。【又】(人名)北齐名僧,为律宗大家。又译十地论于洛阳,...【不能引夺】 p0324 集异门论十三卷八页云:不能引夺者:谓由成就如是净信,一切世间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若...(人名)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龙氏。谒育王德光,得其法印。后于杭州净慈寺开法道。于寺之北涧筑室居之。著有北涧集...任持增上者,谓风轮等,于水轮等器世间,于有情世间大种,于所造诸根,于诸识如是等。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梵语 āsrava-ksaya-jāna-sāksātkriyābhijā。谓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永离生死轮回之神通。六神通之一。又称漏尽...【贪欲盖】 p0977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巻十七页云:云何贪欲盖?谓于诸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无记,为善性、恶性、无记性等三性之一;三性,系对诸法道德性质之分类;无记,则系非善非恶之性质。(一)为无覆无记...(一)为三性之一。又作善。指一切诸法性质之分类中,其性质为善者。据成唯识论卷五载,凡能顺益此世及他世者,称为善...为流行于唐代之佛教俗曲。取一更至五更,由夜深昏沉而转至天明破晓之譬喻,喻指人之无明昏闇由信佛而转至开悟透达。...(杂语)名籍悬于某寺处也。六祖坛经曰:师游境内山水胜处,辄憩止,遂成兰若一十三所。今曰华果院,隶籍寺门。...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 一个农夫在耕地,犁地的那头牛是他的父亲。前几...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利之欲,他们穿着复古的服装走在现代的人群里,他们多数是青年...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生命当中,也会碰到一些逆境。作什么事情都作不成;碰到什么人...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自大贡高傲慢。有些是有才能智识学问而不显耀,有的人空腹高心...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读之令人毛悚! 念佛持咒人,若有烟癖,最为护法神所恶,不...
法眼文益禅师语录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眼 | 下篇:法眼四机 |
【色差别多种】 p0570 瑜伽三卷十一页云: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或立三种。谓...
四句推捡
慧光
不能引夺
居简
任持增上
漏尽智证通
贪欲盖
四无记
善性
五更转
隶籍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过与不及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