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trīni smrty-upasthānāni。又作三念处、三意止。(一)为佛十八种不共法之一。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指般若经的中心思想。般若经专门说诸法皆空之理,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故谓之尽净。净者真空的意思,在真空之中,不留...(术语)凡夫临命终时,起自体境界当生之三爱,而引当生。...【三支】 因明学用语,为三支作法的略称。此为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依宗(命题)、因(理由)、...【养因】 p1340 瑜伽三卷一页云:云何彼所长养?由因饮食,睡眠,修习梵行,三摩地等,依彼造色,倍复增广;故说大...(名数)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有七种,名曰七有依福业:一施于客人,二施于行人,三施于病人,四施于侍病之人,...(譬喻)燧石所出之火光。譬起灭之迅速也。万善同归集五曰: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术语)具足戒之异名,受具足戒者近于涅槃之圆果,故云圆具。旧曰具足戒,新曰近圆戒。寄归传四曰:圆具圆心,遵修...(传说)除阿耨达池之龙王外,其他一切龙属有三热之苦。...(仪式)俗云纳骨。盖于僧曰入塔,在家云入骨。白骨入墓也。于此行入骨佛事。见象器笺十四。...(?~826)唐代越南禅宗无言通派初祖。原籍我国广州,俗姓郑。自幼慕道,稍长出家于浙江双林寺。以其性情恬静寡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处传来非常痛苦的嚎叫声。那是猪的惨叫,一声又一声,这痛苦的...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虽有病苦,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则但...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的过失。这个凡夫,指的是造恶凡夫。说,一切的凡夫众生,他...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而我认为,慈能掌兵。因为...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
报恩怀岳禅师
【五灯会元】
漳州报恩院怀岳禅师,泉州人也。僧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师曰:「动即死。」曰:「不动时如何?」师曰:「犹是守古冢鬼。」问:「如何是学人出身处?」师曰:「有甚么缠缚汝?」曰:「争柰出身不得何!」师曰:「过在阿谁?」问:「如何是报恩一灵物?」师曰:「吃如许多酒糟作么?」曰:「还露脚手也无?」师曰:「这里是甚么处所?」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万里一片云。」曰:「见后如何?」师曰:「廓落地。」问:「黑云陡暗,谁当雨者?」师曰:「峻处先倾。」问:「宗乘不却,如何举唱?」师曰:「山不自称,水无间断。」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汝争得知?」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甚么年中得见来!」问:「师子在窟时如何?」师曰:「师子是甚么家具?」曰:「师子出窟时如何?」师曰:「师子在甚么处?」问:「如何是目前佛?」师曰:「快礼拜。」临迁化,上堂:「山僧十二年来举扬宗教,诸人怪我甚么处?若要听三经五论,此去开元寺咫尺。」言讫告寂。
上篇:镜清道怤禅师 | 下篇:安国弘[王*舀]禅师 |
华严经是七处八会的道法,所以称为八会之经。...
三念住
尽净虚融
命终心
三支
养因
七有依福业
石火
圆具
龙神三热
入骨
无言通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