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十种利益: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满足智愿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 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 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六、弃舍生死 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 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胜三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 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名数)一哑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恶持犯,不知随所犯之罪而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者。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杂语)说文,憺安也。谓憺然安乐也。憺亦恬静也。怕,静也,无为也。广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静也。言寂寥无人也...【独觉菩提】 p1384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二、独觉菩提。谓独觉乘转依所得寂灭,及趣寂灭道。...“浅行阿阇梨”之对称。深行,深秘之行业,即初地以上之行业。有广狭二义:就狭义而言,初地以上证悟谛理与大日如来...(本生)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三两,卖于病家,得金钱五枚,奉于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谓触于不净物。印度婆罗门法中,严立触秽之条制,且有祓除之法。大日经疏卷二十(大三九·七八○上):“触秽时者(...指随顺差别法之中道真实义谛。为“等住中实”之对称。中实,中道真实之意,即指第一义谛。释摩诃衍论卷二阐释真如、...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意义均等之品类称为同品。同品若为立(立论)者不许(承认),而为敌(问难)者所许,则称为...(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为女形之菩萨,以三 钩标钩召之德。密号召集金刚。秘藏记末曰:白肉色,左手...【除遣修】 p0911 显扬十六卷二页云:八、除遣修。谓如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相故;除遣诸法根本性相,令不...(譬喻)譬物之不可得也。涅槃经二十五曰:世尊譬如厌沙油不可得,心亦复如是。虽复厌之贪不可得,当知贪心二理各异...(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你要得到人身;第二个,遇到佛法...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很厚的一本,大家可以读一读。 我记得里面有这么...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 这个十二因缘...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大安法师答:...
有一个居士来问我,他说:我觉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通过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我跟他进行了交流。第一...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天眼第一。《弥陀略解圆中钞》 下面看最后一...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修来获得,听闻学习,思惟实践。只要一...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法,到佛具店直接请可以吗?请了还要到寺院请师父开光才可以吗...
持戒十种利益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布施十种利益 | 下篇:慈忍十种利益 |
(名数)使种子薰习者,必具备下之四义。所谓四义者:一有生灭,为生灭之法,以有生灭,有转变,始有作用也。二有胜...
四种僧
憺怕
独觉菩提
深行阿阇梨
三两
触秽
别住中实
他同品
金刚钩女菩萨
除遣修
厌沙油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生死轮回的根本——无明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